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无名野草花

[其它] 随便说些东西,然后删去

[复制链接]

1

主题

106

回帖

40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03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名野草花 于 2022-12-22 22:01 编辑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6

回帖

40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03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名野草花 于 2022-12-22 22:01 编辑

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6

回帖

40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03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扬之水 发表于 2022-12-12 21:42
佛曰
我法何方觅?皈元自在中。
浮尘来有识,没影去无踪。

您的观点是对的。
一个真诗者,必须形成自己的哲学观,才能写出自己的诗文。
“原来我是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6

回帖

40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03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扬之水 发表于 2022-12-12 21:42
佛曰
我法何方觅?皈元自在中。
浮尘来有识,没影去无踪。

“野渡横舟”者,谁?曰:我。
“横行九派”者,谁?曰:我。
“船上独火”者,谁?曰:我。
孤夜、航船,抚弦、悲歌。来处来,去处去,如此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6

回帖

40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03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名野草花 于 2022-12-22 22:02 编辑

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2-13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名野草花 发表于 2022-12-13 00:01
我心,便是明月;蝼蚁、飞花,皆是我。

和先生交流,很是愉快,亦感悟一些。本帖将高挂,每日学习一两则。感谢致敬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2-13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名野草花 发表于 2022-12-10 22:01
文赋(新韵)
吾偶见文题,曰:“游戏,人生。”何意?寄远思于童蒙,忆过往于人初成,述总角游戏,叙未冠 ...

保持一颗童心,不惑世相之浸淫,与日月共呼吸,当生则生,当归则归,顺和天道,熙熙然,陶陶然,不争利于市朝,不舌辨于人前。本心乎!顺达乎。陶生有言“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诚哉,斯言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2-13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扬之水 于 2022-12-13 22:44 编辑
无名野草花 发表于 2022-12-10 22:08
宗教笔记2—婆罗门教杂议
    我原先是想把自己对“婆罗门”的相关认识归入“哲学”类的,但仔细琢磨后,觉 ...

当此宗教的神逐渐“合并”并剩下最后一个主神,而且这神逐渐去除了其物质性存在,以纯精神的抽象化面目出现的时候,这一宗教也就发展到了顶峰。——当宗教成为一种精神意识时,就脱离了有形的物质形态(包括原始图腾),于是人们崇拜的便不是形而上的泛神了。因为这时,人类的自己的精神意识便成为了自己的“神”。但由自己精神意识虚化出的神毕竟无形的东西,他还须借助有形物作为载体来膜拜,以示自己的崇敬,于是宗教的代言者(圣者、智者、泥塑木偶乃或上帝)就出现了,实际上这些“代言者”就是人类精神意识的虚化形象。这样宗教便在“有形——无形——有形”的循环之中存在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2-13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扬之水 于 2022-12-13 22:19 编辑
无名野草花 发表于 2022-12-10 22:08
宗教笔记2—婆罗门教杂议
    我原先是想把自己对“婆罗门”的相关认识归入“哲学”类的,但仔细琢磨后,觉 ...

“有情有性,何求瑜伽。增长智识,风浪(指爱憎)如花。有益人群,般若无他。”——我亦有偈子一则,曰“我彼同一,我性尔性。日月其上,草木其下。本乎天然,何为有别?至善非善,至大非大。是是非非,非是非非。缘空本心,眼目生幻。般若无心,梵自我心。不执不惑,乃为般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4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2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2-15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名野草花 发表于 2022-12-10 22:10
佛学笔记3—大乘之般若
    我又要发表自己的“偏见”了。我认为佛学团体在部派时期应该更像宗教(比如在《 ...

“部派时期,出现在东西方比丘之间的“十事”之争,其实是佛弟子能否蓄积财产、是否需要保持经济地位之争。”——作为社会人,不太可能完全脱离物质化的心理需求,为名、为利、为学说、为国、为家、为友朋等等其实都说明人之为社会人的必然属性,道德境界再高尚的人,也有嗔痴怨念。部派的形成本身就说明思想观念上有味本部“争”的欲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6 12: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