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辛勤

成语典故班第四课: 成语与中国文化(二)

[复制链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6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3、茶开头的成语:
茶余饭饱:泛指闲暇之时。
茶余酒后: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
茶余饭后: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6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4、茶结尾的成语:
柴米油盐酱醋茶:旧指开门七件事,指必备的生活用品。
浪酒闲茶:指风月场中的吃喝之事。
盼盼茶茶:泛指妇女。盼盼,原指唐名妓关盼盼茶茶,金元时对少女的美称。元张可久 寨儿令 春情曲 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风声盼盼茶茶。参见盼盼。
龙凤团茶:宋时制为圆饼形贡茶,上有龙凤纹。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录事 志建茶盛於江南,近岁制作尤精,龙凤团茶最为上品,一斤八饼。
榷酒征茶:征收酒茶税。亦泛指苛捐杂税。
仙人掌茶:茶叶名。唐时产荆州当阳县玉泉山。唐李白 答族姪僧中孚赠玉泉仙人 掌茶诗序 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茶数十斤,拳然重叠,其状如仙人掌茶。
高菓子茶:婚礼中的一种果食。杯内满盛各色蜜饯或白糖,上插小纸花为饰。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又一个大捧盘,十杯高菓子茶,送了过来,
剜刺挑茶:谓寻是生非,挑拨离间。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一折这等人夫不行孝道,妇不尽贤达爷瞒心昧己,娘剜刺挑茶。
杨妃山茶:即杨妃茶。清曹寅 竹村大理寄洋茶滇茶二本置西轩中花开索诗漫题之一 瑶岛春寒碧纈衣,马嵬尘土践杨妃。自注本地单瓣者呼为杨妃山山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6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5、茶居中的成语
粗茶淡饭: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粗粗糙简单淡饭指饭菜简单。
三茶六饭:比喻招待客人非常周到。
家常茶饭:家庭中的日常饮食。多用以喻极为平常的事情。
残茶剩饭:残留下的一点茶水,剩下来的一点食物。
顿茶顿饭:煮茶烧饭。顿,用同燉。 第二回武松每日自去县里承差应事,不论归迟归早,妇人顿茶顿饭,欢天喜地伏侍武松。
一盏茶时:饮一盏茶的时间。谓不很久。水浒传第一回大虫去了一盏茶时,洪太尉方纔爬将起来。水浒传第八回酒保去了一盏茶时,只见请得薛霸到
清茶淡饭:清清淡。形容饭食非常简单。
不茶不饭:不思饮食。形容心事重重。
酒后茶余: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挑茶斡刺:指寻事生非。
迦坚茶寒:湖名。一名揭揭察哈。在蒙古和林之北,即今之察罕池。又殿名。为元代初年所建,在和林北七十馀里。
闲茶浪酒:指没正经的吃喝浪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6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成语与酒文化
1、酒文化
     酒文化是指酒在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称。酒文化包括酒的制法、品法、作用、历史等酒文化现象。既有酒自身的物质特征,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文学艺术、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有着巨大影响和作用。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其中也衍生出了酒政制度。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
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神精神无所不往,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造的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因为,自由、艺术和美是三位一体的,因自由而艺术,因艺术而产生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6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2、从诗词走进中国酒文化
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与人们的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是分不开的,随着酒与先民的社会文化生活的联系日益广泛,那些与酒相关的行为和含义的文字,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便被引申、借喻,形成专用名词和成语,从而丰富和增强了汉语语言的表达功能。从古至今中国人都爱喝酒,甚至古人比今人犹过之而不及。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第一“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山岳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这种“至人”境界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6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杜甫《独酌成诗》)
“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苏轼《和陶渊明〈饮酒〉》)
“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
南宋政治诗人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酒醉而成就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再如: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出处:李白《客中行》  
释义:兰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香芬芳四溢。拿来盛满玉碗,泛出琥珀光晶莹迷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6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出处:唐-王翰《凉州曲》  
释义:葡萄酿造的美酒倒满了华贵的酒杯,我正要畅饮的时候,马上琵琶响起,催促我快点上前线作战。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出处:魏晋-曹操《短歌行》  
释义: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早晨的露水,苦于过去的日子太多了!靠什么来排解心中忧闷?唯有这杯中的美酒可以帮我解脱。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出处:南宋-陆游《游山西村》  
释义: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6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仅诗如此之美,而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书法中,酒神的精灵更是活泼万端。画家中,郑板桥的字画不能轻易得到,于是求者拿狗肉与美酒款待,在郑板桥的醉意中求字画者即可如愿。郑板桥也知道求画者的把戏,但他耐不住美酒狗肉的诱惑,只好写诗自嘲:“看月不妨人去尽,对月只恨酒来迟。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黄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画”。“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李白写醉僧怀素:“吾师醉后依胡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飞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怀素酒醉泼墨,方留其神鬼皆惊的《自叙帖》。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有其“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就产生了这么多与酒相关的故事,自然也就衍生出了很多与酒有关的成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6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3、成语中的酒文化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的这首《短歌行》将酒与人生描写的淋漓尽致。
在带“酒”的成语里,有的反映了“酒之礼”,即以酒作祭祀,如斗酒只鸡、只鸡絮酒。有的表现了“酒之交”,也就是酒的交际功能,如醉酒饱德、醴酒不设。有的则是状“酒之乐”,如酒酣耳热、对酒当歌。有的又是写“酒之醉”,如酩酊大醉、我醉欲眠。还有的是指出“酒之误”,也就是过分沉溺于酒而带来的负面效应,如花天酒地、醇酒妇人。而更多的则是以酒设喻,借以说明某种事理,如“乞浆得酒”是形容得到的比期望的还要多要好;“以酒解酲”是比喻治病或除弊的方法不对头,反使弊病加深。“哺糟啜醨lí”则是说放弃了原则,转而同流合污,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68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带“酒”的成语和其他的成语一样,它们往往出自于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这更使得“酒趣”盎然,同时也更耐人玩味。拿“我醉欲眠”这个成语来说,它讲的就是陶渊明喜欢喝酒,这在历史上是有名的,每当有人造访,不论贵贱他必设酒痛饮。一旦他先醉了,他就告诉客人:“我醉欲眠,卿可去。”也不管别人是否还想再喝,充分表现了为人真率的性格。对此,唐代的李白十分赞赏,在《山中与幽人对酌》一诗中就曾写道:“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有的成语表面上看虽然不带“酒”字,但暗地里却是“酒气袭人”。这几分几种情况:有的是因与酿酒之物有关而使人想到了酒,如“糟糠之妻”;有的又是通过动作、状态表示了酒,如“浅斟低唱”;还有的是以美好的形质来指称酒,如“交杯换盏”、“移樽就教”、“一觞一咏”、“觥筹交错”、“飞觞举白”、“浮一大白”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0 07: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