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夏爱菊

联话与联语

[复制链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4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9-9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常江先生曾广搜各代联话,他认为最早的联话产生于明朝,足证联话这种体裁的著作源远流长。楹联从明代开始流行于社会,也就是说,书写并张挂楹联,是从那个时期开始普及的。从书写内容、方式与张挂目的等方面,自然而然地就能把楹联区分成几大类。所以,写作联话,在分类、作法等方面,似乎早有历史上形成的轨辙可循。在此基础上形成“联话”,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4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9-9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龚联寿先生是当代著名的楹联家,楹联研究家。他搜集各种联话,几乎囊括明朝至民国年间的主要联话,纂成《联话丛编》,计收三十六种单行著作,汇为一书。此书于2000年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因为,书中所涉及的许多单行本在当代已经极难寻觅到了。我们当代人学习、研究楹联与联话,完全可以以此书为出发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4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9-9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好并装裱好的优秀联语才会被称为楹联或对联。现在讨论的不是楹联、对联,而是里面的内容,即联语。学习作联语,最方便的途径就是先从读联话入手。联话里已经集成了许多典范之作,这些就是初学者入手学习的对象,有些联语之后的品评,也比当代某些“对联大词典”之仅录联语对初学更有用。但,应特别注意的是,初学入手时千万别读所谓“神童巧对”之类的书籍。那些书籍常以低级的庸俗的材料取悦初学者,如和尚与小姑娘对骂之类,一入此种“魔道”,以后再改就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4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9-9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联语,“大”学问

现在,从几大类联语的写作与使用的角度,略抒己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4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9-9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挽联。当代使用联语的场合,主要是追悼会上张挂挽联。一般来说,挽联在会上张挂,是给与会亲友们看的。挽联大都是用白色高丽纸等类纸张书写,稍微讲究一些的会使用宣纸,不加装裱,会后即烧。遇到讲究一些的人家,会抄录下联语,集成“哀挽录”之类的小集子进行刻印,送予亲友留念。个别的人家修墓,在墓道等处立石牌坊,也会刻上认为足以表现逝者功业的挽联,是为特例。将挽联装裱收藏起来的几乎没有,一般人都会认为丧气。图书馆一般也不爱收藏,毕竟是非正规出版物,但我建议图书馆应该将这些“哀挽录”集合起来,作为一个小类别收藏,可成为后来者研究联语的史料。当然,也有将挽联装裱收藏的特例:北京大学中文系老教授魏建功先生逝世时,挽联颇多,有一副广为传诵:三千界桃李缤纷,讲席即今多花雨;五十年风云变幻,老友毕竟是书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4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9-9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阕说的是魏建功先生讲了很多年的课,教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下阕为何说是“五十年风云变幻”,了解魏建功先生的人就会知道,在魏建功先生逝世前50年,也就是30多岁的时候,他在北大参加过地下共产党组织,后来共产党被军阀张作霖镇压,魏建功先生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又成为一名纯粹的书生了。北京大学周一良先生极喜此联,还用“毕竟是书生”作为自己所著一部书的书名。且说,这副挽联当时挂在哀悼会特别引人注目,一方面是写得好,一方面是了解魏建功先生的人很多,几乎都明白里面的典故,以至哀悼会结束后唯独未将它焚化,还装裱起来,现收藏在北大图书馆中,可谓异数也。到现在为止,这副挽联俨然成为镇馆之宝了,每年只要举办纪念魏建功先生的活动时,主办方必然会把这幅挽联挂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4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9-9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撰写挽联,一般应严肃认真,颂扬逝者,宁可抬高一些,也不能贬低,更不宜株连其他。下面举几副挽联,说明不可效法。民国时期的章太炎先生才华横溢,但他有一个特点,就是“爱骂人”,特别是写挽联,不仅骂一个人还骂一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4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9-9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时期的江苏督军李纯逝世了,章太炎写了这样一副挽联:

尽鼠窃狗偷,举目难逢真国士;空龙盘虎踞,伤心谁吊故将军。

上阕讽刺参加追悼会的人都是“鼠窃狗偷”,下阕“空龙盘虎踞”更是将讽刺矛头直指当时的政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4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9-9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念堂室的联语,与挽联可谓同类项或说同一类型。现举无锡太湖赵朴初老居士纪念馆拙作为例:

我辈有情痴,瞻礼空堂徒怅望;先生无尽意,默存故里爱湖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4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8-9-9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情痴”是佛家术语,指的是这个人不能割断感情,“瞻礼空堂徒怅望”是指我去瞻观时纪念馆里空荡荡地只有我一人;“无尽意”是赵朴初老居士书房的名字,“默存故里爱湖山”,表明赵朴初老居士已经逝世了,我只能在内心深处默默怀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4 00: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