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也学时贤

清余丙照《赋学指南》注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9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周鹏翥《益地图赋》:
罗二十八宿
1于心胸,罔穷浩漠;运十有二州于笔底,莫测端倪2
注释:
1、二十八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分东南西北四方各七宿,叫二十八宿。
2、端倪:头绪;迹象。《庄子·大宗师》:“反覆终始,不知端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9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吴锡麒《羯鼓催花1赋》:
一百五日,先争花信之芳期;三十六宫,别有春风之来路。(刻取催字)
注释:
1、羯鼓催花:羯鼓:两面蒙皮,腰部较细的一种鼓。敲击羯鼓,使杏花早开。唐南卓《羯鼓录》:上洞晓音律,由之天纵,凡是丝管,必造其妙,若制作诸曲,随意卽成,不立章度,取适短长,应指散声,皆中点拍;至於淸浊变转,律吕呼召,君臣事物,迭相制使,虽古之夔旷,不能过也。尤爱羯鼓玉笛,常云八音之领袖,诸乐不可为比。尝遇二月初,诘旦巾栉方毕,时当宿雨初晴,景色明丽,小殿内庭,柳杏将吐,覩而叹曰:对此景物,岂得不为他判断之乎!左右相目,将命备酒,独高力士遣取羯鼓。上旋命之临轩纵击一曲,曲名春光好。神思自得。及顾柳杏,皆已发拆,上指而笑谓嫔御曰: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嫔御侍官,皆呼万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9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O反正对
反正对有二。上两句或翻或宕或开,作反笔,下两句合到正面,此先反后正法也。上二句正诠题面,下两句或翻或宕或开,作反笔,此先正后反法也。皆赋中擒纵之法,最为便学。
徐学琴《蟹簖1赋》:
不屑寄人篱下
2,自负横行3;岂知入我彀中4,终难壮往。
注释:
1、蟹簖:捕蟹之具,状如竹帘,横置河道之中以断蟹的通路。《太平广记》卷三二三引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宋元嘉初,富阳人姓王,于穷渎中作蟹籪。”
2、寄人篱下:原意是像鸟巢一样寄居在篱笆底下,用以比喻依附别人生活,无法自立。《南齐书·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3、横行:横着行走,多指螃蟹。喻肆行无忌。唐皮日休《咏蟹》:“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4、入我彀中:《庄子·德充符》:游于羿之彀中。成玄英疏:其矢所及,谓之彀中。"又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上篇》:文皇帝修文偃武,天赞神授,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彀中,指弓箭射程之内。后因以入彀比喻人才入其掌握,被笼络网罗。亦指应进士考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9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光杰《菌簵1赋》:
与其抽董泽之蒲
2,纳诸房也3;曷若选申池之竹4,括而羽之5
注释:
1、菌簵:一种细长节稀的竹子,可做箭杆。《書·禹貢》惟箘簵楛。《傳》簵,美竹。《竹譜》簵竹,出雲夢之澤,中矢用。會稽箭類,皮特黑澀,以此爲異。
2、董泽之蒲:《左传》云:“董泽之蒲,可胜既乎?”杜预注:“闻喜东北有鬷川,即董泽也,舜封董父之国矣。”《尔雅》:“柽,河柳。旄,泽柳。杨,蒲柳。”晋代郭璞《尔雅注》:“杨,可以为箭,《左传》谓之董泽之蒲。”
3、纳诸房也:《仪礼少牢馈食礼》:“宰夫以笾受,啬黍,主人尝之,纳诸内。”俞樾平议:“纳诸内者,纳诸房也,古谓房室为内。”
4、申池之竹:《左传》:“齐人弑懿公,纳诸竹中,而晋师焚申池之竹木。
5、括而羽之:括,箭的尾部。《孔子家语》:括而羽之,镞而砥砺之,其入不益深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9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吴东昱《春阴赋》:
正恐沾衣
1,不免雨为客留;哪知折角2,无烦天将花养。
注释:
1、沾衣:南宋僧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折角:谓折迭其边角。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升庵集》:“余尝爱赵子昂《书跋》云:‘聚书藏书,良非易事。善观书者……勿卷脑,勿折角,勿以爪侵字,勿以唾揭幅。’”特指折迭头巾之角。清沉育《郭有道墓》诗:“士林争折角,仙侣羡同舟。”折角巾:古代巾帽之一种。相传为东汉名士郭林宗所创,故又名“林宗巾”。东汉郭太,字林宗。名重一时。一日道遇雨,头巾沾湿,一角折叠。时人效之,故意折巾一角,称林宗巾。后用以泛指文士之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9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辜东甲《伯牙遇钟子期赋》:
风涛辛苦,每嫌识曲
1之稀;烟火苍凉,竞有知音2之遇。(此先反后正法)
注释:
1、识曲:谓通晓音乐。《文选·古诗<今日良宴会>》:“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吕延济注:“识曲,谓知音人听其真妙之声。”
2、知音:《列子汤问》: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礼记乐记》:“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於礼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9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振钟《秋柳赋》:
漫道今时憔悴,怯历风霜
1;须知曩日容颜,华如桃李2
注释:
1、怯历风霜:宋释道颜:西北风霜怯早寒,闭门愁见杨花落。
2、华如桃李:桃花与李花。《诗召南彼襛矣》:“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后因以“桃李”形容貌美。唐张说《崔讷妻刘氏墓志》:“珪璋其节,桃李其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9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昌光《袁安卧雪1赋》:
高士今宵,胜拥鹅毛之被
2;邻家何处,闲围鹊尾之炉3
注释:
1、袁安卧雪: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除阴平长、任城令。后因以“卧雪”为安贫清高的典实。
2、此处以鹅毛比雪。
3、鹊尾炉:长柄香炉。语本南朝齐王琰《冥祥记》:“每听经,常以鹊尾香炉置膝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9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昌光《秋云似罗赋》:
果然天上,裁成衣真无缝
1;谁向河边,织罢锦是回文2
注释:
1、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前蜀牛峤《灵怪录·郭翰》:“徐视其衣并无缝,翰问之,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2、回文锦:织有回文诗的锦帛。 南朝梁萧绎寒闺诗:愿织回文锦,因君寄武威。此处苏惠璇玑图之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9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寄生《鹊桥1赋》:
即今斗指西方
2,定如乌合3;岂是巢营4南国,但许鸠盈5。(此先正后反法)
注释:
1、鹊桥:是指古代民间传说天上的织女七夕渡银河与牛郎相会,喜鹊来搭引的渡桥。出自于陆采《怀香记·相思露意》:“若得鹊桥通一渡,管教织女会牛郎。”
2、斗指西方:《冠子环流篇》:“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3、乌合:形容人群没有严密组织而临时凑合,如群乌暂时聚合。《晋书·慕容廆载记》:“廆曰:‘彼信崔毖虚説,邀一时之利,乌合而来耳。’”
4、营巢:筑巢。唐元稹《华岳寺》诗:“双燕营巢始西别,百花成子又东还。”《宋史·乐志十四》:“伊鹊营巢,珍禽攸处。”
5、《诗召南鹊巢》:维鸠盈之。维鸠方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3 06: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