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也学时贤

清余丙照《赋学指南》注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9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O干支对
赋以干支字面作对,最易生色。然一篇数见,亦易生厌,若题系干支,又当别论,总要选用典实,打合自然为妙。
吴荣华《积书岩1赋》:
收自何年,恐倩六丁
2之取;读应难遍,更过二酉3之奇。
注释:
1、积书岩: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二》:“悬岩之中,多石室焉,室中若有积卷矣,而世士罕有津逮者,因谓之积书岩。”毛晋以此比喻为学的门径。
2、六丁:道教认为六丁(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为阴神,为天帝所役使;道士则可用符箓召请,以供驱使。《后汉书·梁节王畅传》:“从官卞忌自言能使六丁。”李贤注:“六丁,谓六甲中丁神也。若甲子旬中,则丁卯为神,甲寅旬中,则丁巳为神之类也。役使之法,先斋戒,然后其神至,可使致远方物及知吉凶也。”
3、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9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昌光《大阅1礼成赋》:
青旗
2二月,双回大丙3之轮;绿树千家,百啭仓庚4之舌。
注释:
1、大阅:大规模地检阅军队。《左传·桓公六年》:“秋,大阅,简车马也。”汉张衡《东京赋》:“岁惟仲冬,大阅西园。”
2、青旗:青色的旗帜。借指帝王车驾师旅。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钓矶立谈》:一旦青旗入洛,社稷邱墟,其时故老遗臣,犹未尽没,黍离之感,旷古为昭。
3、大丙:传说仙人名。《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冯夷 、 大丙 之御也,乘云车,入云蜺,游微雾,骛怳忽……末世之御虽有轻车良马,劲策利锻,不能与之争先。”高诱注:“夷或作迟,丙或作白。皆古之得道能御阴阳者也。”汉张衡《东京赋》:“大丙弭节,风后陪乘。”
4、仓庚:亦作“仓鶊”。黄莺的别名。语出《诗豳风东山》:“仓庚于飞,熠燿其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9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冯嘉谷《秋山平远1赋》:
白板
2扉开,斜指峰颓乙乙3;碧纱窗4启,遥看岫列庚庚5
注释:
1、秋山平远:苏轼《郭熙画秋山平远》:玉堂昼掩春日闲,中有郭熙画春山。鸣鸠乳燕初睡起,白波青嶂非人间。离离短幅开平远,漠漠疏林寄秋晚。恰似江南送客时,中流回头望云巘。伊川佚老鬓如霜,卧看秋山思洛阳。为君纸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我従公游如一日,不觉青山映黄发。为画龙门八节滩,待向伊川买泉石。
2、白板:不施油漆的木板。唐王维《田家》诗:雀乳青苔井,鸡鸣白板扉。
3、乙乙:难出之貌。《 说文·乙部》:“乙,象春艸木冤曲而出,阴气尚强,其出乙乙也。”段玉裁注:“乙乙,难出之貌。”《 文选· 陆机< 文赋>》:“理翳翳而愈伏,思乙乙其若抽。”李善注:“乙,难出之貌,音轧。”乙乙,六臣本作“轧轧”,注:“乌入切。” 古直《忆亡友朝露次残梦韵》:“忧心乙乙似抽丝,且自挑灯读楚词。”
4、碧纱窗:装有绿色薄纱的窗。前蜀李珣《酒泉子》词之四:“秋月婵娟,皎洁碧纱窗外照。”
5、庚庚:纹理横布貌。《史记·孝文本纪》:“卜之龟,卦兆得大横。占曰:‘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啟 以光。’” 裴駰 集解引 服虔 曰:“庚庚,横貌也。” 宋 辛弃疾 《鷓鸪天·徐衡仲惠琴不受》词:“玉音落落虽难合,横理庚庚定自奇。”一说,庚庚犹变更。见《史记·孝文本纪》“大横庚庚”司马贞索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9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胡长龄《三阶平则风雨时1赋》:
何用丙丁之帖
2,十日为期3;适逢甲子之占4,崇朝而遍5
注释:
1、三阶:星名,即三台星。《汉书·东方朔传》“愿陈《泰阶六符》”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黄帝泰阶六符经》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大夫,下阶为士庶人……三阶平,则阴阳和,风雨时,社稷神祇,咸获其宜,天下大安,是为太平。”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韵》:“虽倚三阶正,终愁万国翻。”
2、丙丁帖:民间在清明有画符求晴的风俗。丙丁,火的代称。五行中丙丁属火。宋朱敦儒《清平乐》词:“画个丙丁帖子,前阶后院求晴。”
3、十日为期:此活用“十日一雨”也。十风五雨,形容风调雨顺,气候适宜。汉王充《论衡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4、甲子占:疑指《玉匣记杂占篇》所载占六十甲子日阴晴决。
5、崇朝而遍:崇朝,从天亮到早饭时。有时喻时间短暂,犹言一个早晨。亦指整天。崇,通终。《诗鄘风蝃蝀》:“朝隮于西,崇朝其雨。”毛传:“崇,终也。从旦至食时为终朝。”《春秋公羊传》:“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泰山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9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潘绍经《小卯出耕1赋》:
布始和于令乙
2,尔宅尔田3;课穡事于畦丁4,侯疆侯以5
注释:
1、小卯:《管子》小卯出耕。
2、令乙:第二道诏令;法令的第二篇。汉贾谊《新书等齐》:天子之言曰令,令甲、令乙是也。
3尔宅尔田:《尚书多方》:今尔尚宅尔宅,畋尔田,尔曷不惠王熙天之命?
4畦丁:园丁。唐杜甫《驱竖子摘苍耳》诗:“畦丁告劳苦,无以供朝夕。”
5、侯疆侯以:《诗周颂载芟》:“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疆侯以。”毛传曰:“主,家长也;伯,长子也;亚,仲叔也;旅,子弟也,疆, 强力也;以,用也。”孔颖达 :“以者,佣赁之人,以意驱用,故云用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9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洪《丁字水1赋》:
倘教隔浦传书,丁鸿可托;若使渡河读史,亥豖
2难分
注释:
1、丁字水:又称丁溪。在今浙江省桐庐县严陵山。杜牧《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越嶂远分丁字水,腊梅迟见二年花。”
2、亥豖: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豖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豖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9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O数目对
数目对与算法不同,彼则较量其多少,此则统举其成数。盖遇数目题,自宜着眼数目字;即题非数目,拈此作对,亦觉簇簇生新,但不可填砌满篇,贻讥于算博士。
蒋麟昌《菊花赋》:
数七十一品之花身,谁嫌容淡;谢二十四番之风信
1,并绝大怜。
注释:
1、二十四番花信风。元袁华《水调歌头·宴顾仲瑛金粟影亭赋桂》词:“记钱塘,朝载酒,夜藏钩。青衫断肠司马,消减旧风流。三百六桥春色,二十四番花信,重会在苏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9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齐彦槐《李谪仙访许宣平1赋》:
寻来历历,四百八寺
2烟霞;望去冥冥,三十六峰3雷雨
注释:1、元代道士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好事者多诵其诗。有抵长安者于驿路洛阳桐华间传舍是处题之。明皇天宝中,李白自翰林出,东游经传舍,览诗吟之,叹曰:‘此仙诗也。'诘之于人,得宣平之实。白于是游及新安,涉溪登山,屡访之不得见。乃题诗于庵壁曰:‘我吟传舍诗,来访真人居。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窥庭但萧索,倚柱空踌躇。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余。'”
2、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在河南省登封县 少室山,上有三十六峰。唐李白《赠嵩山焦炼师》诗序:“余访道少室,尽登三十六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9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尤侗《春柳赋》:
一百五日
1之雨膏2,柔枝如沐;二十四番之风信,轻絮将飞。
注释:
1、一百五日: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指寒食日。出处: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2、雨膏:雨润也。《诗曹风》:芃芃黍苗,隂雨膏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9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汪彦博《黄钟为律本1赋》:
寻八十四调
2之机缄3,太常4是考;立一十二均之统会5,大乐6斯张。注释:
1、黄钟是十二律之一。声调最宏大响亮.在宫、商、角、徵、羽五音之中,宫属于中央黄钟,五音十二律由此而分。张景岳:“自一至九,九九八十一而黄钟之数起焉。黄钟为万事之本。故针数亦应之,而用变无穷也。”《灵枢·九针论》:“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
2、我国宫调理论中,以十二律旋相为宫,构成十二均;每均都可构成七种调式,共得八十四调。
3、机缄:犹关键。指事物变化的要紧之处。黄远庸《政局之险恶》:“盖彼中虽包罗万有,而能识今日之潮流及机缄所在,以勇於建言者盖亦鲜矣。”
4、太常:是掌建邦之天地、神祇、人鬼之礼,吉凶宾军嘉礼以及玉帛钟鼓等威文物的官员。
5、统会: 统率会合;集中聚会。汉王充《论衡·书虚》:“何以能久统会诸侯,成功于霸?”
6、大乐:古代指典雅庄重的音乐。用于帝王祭祀、朝贺、燕享等典礼。《礼记·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3 06: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