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辛勤

《古诗词写作入门浅谈》之宋词篇

[复制链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鹩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开宗明义:“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境界则来自真情,没有知情实感闭门造车的东西写出来也只是词藻的堆彻,读之索然无味。写出高质量的富含激情的作品就需要诸多方面的因素了,所以填词犹如做文章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包含着作者对生活的体察和感悟,还有对生活高度概括升华的灵感,以及作者胸中澎湃的激情体现综合而成。词,既不同于诗,又有别于曲,介于两者之间却又要以诗为基础,追求逻辑上的和谐合理,又要通俗易懂,还要有意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3、造思:先设一问,或点出题意,或造一悬念,引入深思,使入急于要看下
去。然后以答语形式引出词的主体。这是词人常用的一种开头方式,是渭“造
思”。有时,先用一个反问句,明退暗进,随即把正意推出,有如引弓发丸一
般。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重无数。(欧阳修《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李清照《临江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段都是先用一个特指句开头,说是“特指”,其实答案已隐含其中(烦恼
无尽,庭院深深),因而下文都不正面作答,而用肠断、春归写出相思、怅恨,
用柳烟、雾阁象征深院浓愁,意境比直陈深了许多。
这种以问开头的手法,比较适用于表达细腻的感情,但名手也能用来表现豪放
的精神。例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苏轼《满庭芳》)
问语似乎平常,答语却出人意外,一问一答特别显得深情而豪迈。清郑文焯评
他是以“健句八词,更奇峰突出”。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辛弃疾《王楼春·戏赋云山》)
出语便很奇特,答语又故意含混,确能使人仿佛面对云峰,有神奇怪异变幻莫
测之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过片

如何过片:过片是词特有的章法。什么叫过片?除小令外,词都是分片的,而多数分为上下两片。它们是表现同厂主题的两个层次,其间必定要密切关联。关键就在上下片衔接之处,即下片的开头部分,称之为过片。过去写词、评词的人
是很重视过片的,特别强调“过片不可断了曲意,须要承上接下”。( 张炎)
“承上接下”是个总的要求,要接得紧密、自然,又以能出新意为上。沈义父
《乐府指迷》说:“若才高者方能发起新意,然不可太野,走了原意。”就是要
人们同时兼顾这两个方面。
过片的具体作法千模百式,并无成规可循,常用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1、笔断意不断,上下紧相连。这是最普遍的做法。其中又有两种情况,一种
是意思虽上下紧接,但写法上有明显的顿宕,使人一听便知是另起了一段。张炎
推崇的姜夔的《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就是这种做法的典范。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
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
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侯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
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这首词是写由蟋蟀的鸣声而引起幽思的。词有序说明作词的缘起:与张功父会
饮,闻壁间有蟋蟀鸣声,乃相约为词。功父先成,辞甚美。姜夔则“徘徊茉莉花
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词的起句就是呼应词序的,突出了一个
“愁”字,也是全词情调的总括。听功父之词已有愁思,更何况又听到蟋蟀那象
私语般的凄清的鸣声。这样,作者一开篇便把愁思与虫声紧结在一起了。接着,
作者以寻声探索过渡,转入对蟋蟀悲鸣的刻画。他用机杼声、暗雨声、砧杵声、
丝竹声,细致八微地比况虫声,又由这虫声联想到思妇无眠,候馆迎秋,离宫吊
月,突出一种孤独、思念的感情,由此回忆到儿时的呼灯灌穴,捉虫为戏。两相
对比,越感到幽思无限。这一切部是连缀直下,很难截然分开的。而作者却却十
分奇妙地抓住了“西窗又吹暗雨”一句作为过片。前片尾句已经说到“夜凉独自
甚情绪! ”在这凄冷的寒夜中独自一人听秋虫悲鸣已经感到难以忍受了;岂料西
窗外又传来隐隐约约冷雨敲窗的声音!一个“又”字,既把上下片紧紧地连接起
来,又使之明显地划成两段,手段确是不凡的。
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也同样精采。作者先写低头看着那郁孤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切的目光,上片就结束在“山”字上( “可怜无数山”)。接着,下片又从
“山”说起:“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由青山又回应到江水。这两“山”
相连的过片,衔接得那么紧凑而节奏又多么分明!
2、异峰突起,对比明显。过片处十分鲜明,看上去,好象上下片说的是两件
事,仔细一看,才发现整个的意境、感情、气脉是完整贯通的。这样的过片,峭
拔险峻,跟上片结句有个明显的对比。辛弃疾的《水龙吟》(

过南剑双溪楼)就
是个较好的例子。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
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峡束苍
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老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
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片写作者俯视剑溪,幻想取出神剑,以实现杀敌救国的壮志,却受到当权者
的阻挠。上片结句“风雷怒,鱼龙惨”,情调是很苍凉的。可是过片处却出现了
一个十分挺拔峻峭的形象:“峡束苍江对起”,一下子把人的视线导向峰顶,接
着吐出了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上片以咏志起首而结于悲愤,下片以抒愤为主而
起于激昂,界线分明,以对国家无比关切而又无能为力的激情贯穿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3、上下连贯,文意并列。上下片文意并列,或一正一反,或一今一昔,而以
过片为桥,下片首紧承上片尾,使上下片贯通一气。如: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
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鬂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
泪对宫娥。”(李煜《破阵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8 21: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