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7-29 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24. 隔句的上下骈句一般各由两个分句组成,可以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吗?如可以用,句脚字还可以走马蹄律吗?其格式是怎样的呢?
答:赋乃韵文。隔句式若分句太多,如上骈四分句,下骈自然亦需要四分句,如此一骈即长达八个分句。如此一来,其押韵字就必然显得相隔太远。故此类异常隔句,应不提倡使用。从古代作品观之,此类亦非常少见,即便有,亦是尽量减少分句字数,如白居易《赋赋》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于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于左思?”句,其中的句子多是三言句。
而马蹄律的原理本基于一骈四分句为一个单元。若起骈句一旦超过两个分句,即无法形成真正的马蹄律。要么是起骈句内的分句脚字平仄无法形成马蹄,要么是上下分句脚字无法形成平仄相对。凡此两者,必有一失。马无三蹄即是此理。而多分句长联中的马蹄律,考虑的是上联中的分句脚字用马蹄,上联协调好之后,下联相对即可。它并不如骈文骈赋之隔句式,要考虑上下骈句脚字平仄的衔接问题。如对联而言,句脚字为“仄、平、平、仄”的四分句上联,下联用“平、仄、仄、平”相对即可。而若骈赋则成为了“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如此的话,起骈之句与相骈之句的尾、首句脚字即已不在马蹄之中矣。其原因是对联仅仅是上下两句即成完整一联,而骈文骈赋则需要与前后句不断衔接。尤其是骈文,理论上可全篇句脚字皆成马蹄。如此则更需避免使用两分句以上的隔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