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五言诗体的音步组合原理

[复制链接]

545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1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对称音步开始,这句诗就具有明显的节奏感,而以非对称音步开头,则节奏感明显弱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1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表面看起来“三二式”与“二三式”只是顺序的颠倒,从声音节奏上看却有对称音步在前与非对称音步在前的重大不同。从楚辞到五言之间的这一变化,正是中国诗歌体式发展过程的一大飞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1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称音步在前,意味着四言、五言的前两个字一定不能破读,同时也要求这两个字在语义上的联系一定强于第二与三两个字。换句话说,它可以允许这两个字有独立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1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称音步在前增强了五言诗的节奏感,非对称音步在后则增强了五言诗节奏上的变化。和四言诗相比,由于五言诗后面的一个音步是非对称音步,其诗行节奏不再是简单的对称重复,而是复中有变,从而显得摇曳多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1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汉语诗行押尾韵的方式起到了强化节奏的作用。第二是五言诗后面的非对称音步,依据其词汇本身意义组合的疏密,可以再分解成两种形式,使它们与前面的对称音组产生更好的节奏呼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1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这两种方式都不影响全诗的节奏感,所以,五言诗的句式节奏在“二三式”的基础上可以分解为两种变体形式,一种是“二二一”,一种是“二一二”。而且,无论是何种形式,其实都将“三言”这种非对称音步纳入到诗歌的音乐节奏之中,强化了它的节奏感。当然,这也使五言句法有了更大的张力,可以更好地进行语言意义的组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1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言诗是按照对称音步在前的方式,是由一个对称音步与一个非对称音步组成的诗行。与非对称音步在先的楚辞体相比,它不需要咏叹词就可以显示出语言本身的音乐节奏。与四言诗相比,它更显得摇曳多姿。从语言组合的角度来讲,由于五言诗后面的非对称音步可以分解为“二一”和“一二”两种形式,从而为诗歌语言的组合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也就可以表达更为丰富的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1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现存的先秦文献中,却不见四句以上独立完整的五言诗。这说明,诗体的发展,既与歌唱有关,也与语言的发展有关,是音乐节奏与语言形式的完美组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1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经》时代五言诗句的音步组合,还远远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这些形态各异的五言诗句偶然杂在四言诗为主的诗体当中,只是出于内容表达的临时需要。这同时也说明,《诗经》时代尚没有自觉的五言诗句创作意识,当然更谈不上五言诗体的产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1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汉代的五言诗中,基本上不再使用嗟叹词,虚词的使用量也大大减少,作为《诗经》四言诗抒情描写重要标志的重言词,除了个别诗篇之外,大部分诗篇也很少使用。这说明,五言诗句的音步组合模式已经定型,五言诗体也基本成熟。汉人已经有了相当自觉的五言诗体意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8 07: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