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0-19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31、〔寒泉之思〕《诗•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朱熹《集传》云:“诸子自责。言寒泉在浚之下,犹能有所滋益于浚,而有七子人,反不能事母,而使母至于劳苦乎?于是乃若微指其事,而痛自刻责,以感动其母心也。”后用以指孝子思亲之心。
32、〔不忮不求〕《诗•邶风•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忮:嫉妒。不嫉妒,不贪得。
33、〔深厉浅揭〕《诗•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厉:涉水。揭:提起衣裳。意谓涉浅水可以撩起衣服过去;涉深水,撩衣也无用,干脆连衣下水。因以“深厉浅揭”泛指涉水过河,亦比喻作事要因时因地制宜。
34、〔葑菲之采〕《诗•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葑、菲:蔓菁类植物。下体:指根、茎。诗意谓不可因葑菲根茎味苦而连它的叶也不采了。后因以“葑菲之采”为请人有所采取的谦辞。
35、〔甘之如荠〕《诗•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郑玄笺:“荼诚苦矣,而君子于己之苦毒又甚于荼,比方之荼,则甘如荠。”荠:荠菜。后以“甘之如荠”谓心中乐意为之,虽有如荼之苦,犹甘如荠。
36、〔匍匐之救〕《诗•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意思是邻里有凶祸之事,则尽力营护料理。匍匐:本伏地膝行之意,这里形容因事急而不顾一切地前往。后来便用”匍匐之救”表示尽力援助。
37、〔如兄如弟〕《诗•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本指夫妇欢好,情如兄弟。后泛指彼此亲密无间。
38、〔宴尔新昏〕《诗•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原指夫妇失道,弃旧再娶。后反用其意,成为对新婚者的贺词。
39、〔德音莫违〕《诗•邶风•谷风》:“德音莫违,及尔同死。”德音:善音。莫违:不要违背。别人说的好话不要不听。
40、〔充耳不闻〕《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郑玄笺:“充耳,塞耳也。言卫之诸臣颜色褎然,如见塞耳,无闻如也。”充:塞住。塞住耳朵听不见。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