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宋代文学与宗教 ——道、佛思想对文人心灵及其创作的影响

[复制链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18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感性地帮助苏轼摆脱困惑和痛苦、体验到人生自由的却是潜藏道趣佛理的文学艺术创作。那些鲜活跳动的文字使苏轼感受到真正的生命欣悦,道佛思想在他的生活中转化为一种切实具体的人生艺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18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审美中释放心灵的重负,当他运用文学艺术的手段,表现渗透着道、佛思想的人生感受后,精神的重压便似乎减轻了,个体存在与伦理政治的紧张关系也就缓和了。在文学艺术的审美游戏中,以苏轼为代表的宋代文人寻求到自然与社会、个人与政治之间的某种和谐和完满,寻求到主观与客观、理智与感性未分裂前的人生本源状态,使他们充分体现出个性自由、心灵自由、创造自由,宗教、人生、艺术,在宋代文人及其文学活动中交相融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18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教与佛教对宋代士大夫文人的心灵影响,体现在文学创作上是非常巨大,深刻的。首先,对道佛的寺观、塔院、碑铭的题写,对道佛人物的仰慕颂赞以及与道佛人物的交往情事等,大量出现于诗词和散文中,极大地丰富了宋代文学的题材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18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公亮《宿甘露僧舍》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人大江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18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文人还喜好和道佛人物交往唱和,为道佛人物题写碑铭颂赞,或赞美他们的生活情趣,或褒扬他们的才学技艺,表示对道佛的景仰亲近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18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人诗文题材中的僧道形象并非总是惹人敬爱,有的作品只是客观写实,甚至带有揶揄鄙夷之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18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道佛两教庞杂的语汇意象系统和广博的义理系统,深刻地影响了宋代诗词、散文中意象、意境的构建。道教的核心是现世的神仙崇拜,神仙与天同寿,生活逍遥,惹人艳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18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陆游《立秋前三日夜坐庭中偶赋》

绛阙清都侍宴还,天风摇佩夜珊珊。
月轮桂满蟾初冷,星渚桥空鹊尚闲。
一鹤每临云雨上,几人虚老市朝间。
试将绿发窥清镜,未愧仙姝玉炼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18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文人常借梦幻泡影、露电、浮云、落花、浮沤、微尘等象征人生的转瞬即逝、虚幻不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18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道佛的义理系统对于宋代文学的影响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直接在诗文中论道谈佛,阐述教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21 02: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