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游记文体之辨

[复制链接]

547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6-17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宗教意涵:中国古代宗教观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集中体现于“天人感应”说,而在游记中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确立并取代“天人感应”后,后者并没有彻底消失,而是经常与前者交融,其中因缘之一是作为人与自然审美关系哲学基础的“天人合一”与“天人感应”本有先天的血缘关系,都是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的产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6-17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是作家的道德渗入,如宋代理学家张拭《游南岳唱酬序》记述其与朱熹等人七日衡山之游,游赏之余不忘发挥其“丧志”之论。二是对人类生命极限的体验与价值的终极关怀。在古今探险游记中,通过生命极限的体验,生存与毁灭的考验,大力张扬人类征服自然与征服自我的伟大人格力量。前者多为道德说教,如处理不当,往往会削弱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而后者这种具有本体意义的道德指向实际上已与哲学合而为一,是更高层次的道德渗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6-17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经注》通过从地志著作向地学游记,再从地学游记向文学游记的两次转化,开创了融科学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成功范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6-17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游记不仅是一个文学文本,同时也是一个文化文本,它具有巨大的文化包容性与文化涵化力。通过这一“文学—文化”文本,我们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视角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理解中国文化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6-17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游”是其内容规定,而“记”则是其文体指称。“记”作为一种文体,向来多归于“杂记”一类,具有多样性、包容性、灵活性特点,这就为更好地表达主体在游历过程中的个性化体验提供了便利条件,为“记”在纪“游”过程中的文体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多种可能。“游”与“记”双向互动,由“游”而“记”,以“记”纪“游”,进而发展成熟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可见,“游”与“记”的组合并非随意,而是因为彼此在内容与形式上具有内在的契合点。然而,这一内容与文体的契合并非妙手天成,而是经历了一个从多向选择到逐步定型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6-17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游记初创期,作家们并未为纪游之作确立一 种固定的文体,而是处于多元化的选择、尝试与探索中,举凡赋、书、序、记等各种文体都曾被广泛而灵活地用于纪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21 19: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