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4-19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1、问题是早就没有科举考试硬性规定了,尔等居然死死抱住中古平水韵的粗腿不放,简直无可救药。须知,任何诗韵都应是断代的产物,就全国范围的大面积交流而言,尔等刻舟求剑、不知变通,泥古不化,强行误导,终将为后人所唾弃。
2、除晚清外,就某个具体朝代而言,读书音都是相对稳定的,亦即读书音的标准音是相对固定的,比如洛阳读书音。在局地私人场合,当然是爱用什么韵便用什么韵,可若想在全国范围内有效交流,则必须采用通语,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
3、晚清官话语音系统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后,仍在科举考试中强推中古平水韵,这本身就是一种亘古荒唐,若无汉族士子的民族情结配合,能行吗?
4、在官场人士和读书人群体中,历代都是语同音的,尽管天南海北人们的实际音效南腔北调,但并不影响有效沟通,历代通语还不都是这样吗?
5、前两大主因不复存在了,当下其决定性作用的显然只剩下第三大主因了,可这恰恰触到了尔等疼处,以致不敢正视,强拉硬扯,恶语相加如是。
让贤并不意味着废除,你也根本读不出听不懂平水韵,辱骂与恐吓是无能的表现,更是理屈词穷、无言以对的必然结果,真没工夫陪尔等扯淡了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