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寸草晨露

略论评诗品“味”

  [复制链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发表于 2017-2-7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7 22:42
馊味也是味。你定义的匠人写的韵文是无味,所以你又自相矛盾。
馊味,是指政治立场或道德观念错误的作品 ...

又来瞎说!辩不过就来这套,真是服了你了~
我何时何地在哪个主帖或临帖中定义过匠人韵文?又何曾说过匠人谢的韵文是无味?嗯?!

点评

纵观中国传统诗,窃以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点的律体或非律体韵文方可称诗,即缘情、得味、出新、炼字。舍此无诗,相应作品只能称为律体或非律体韵文,相应作者则只能称为韵文家或律体韵文家。 -----你这里定义的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7 22:58
征服 发表于 2017-1-26 15: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匠人体与老干体的本质特征 关于老干体,业内早有评论,虽持论各异,然万变不离其宗。以某观之,老干体的本质特征其实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寡味。至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7 22: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2-7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2-7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发表于 2017-2-7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征服 于 2017-2-7 23:07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7 22:58
纵观中国传统诗,窃以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点的律体或非律体韵文方可称诗,即缘情、得味、出新、炼字。舍 ...

别再偷换概念了好吗?求你了!
回头看看你20楼的原话:“馊味也是味。你定义的匠人写的韵文是无味,所以你又自相矛盾。
而我的原话却是:“以某观之,老干体的本质特征其实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寡味。至于匠人体之说,笔者在“当今诗界究竟是谁人之天下”中首次谈及,此前未曾闻也。匠人体的本质特征其实也可用两个字高度概括,那就是:薄情。   ”
没屈说你吧?

点评

薄情,寡味,就这样写,怎么了?你不承认是诗就不是诗了?真是可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7 23: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2-7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发表于 2017-2-8 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7 23:23
薄情,寡味,就这样写,怎么了?你不承认是诗就不是诗了?真是可笑!
在嘲讽别人时,劝你本人先做到。你那 ...

你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但应尊重我发表意见的权利。
余之习作向来不敢称诗,但这并不妨碍我与真正爱诗、敬诗、畏诗的朋友们一起探索诗之真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8 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寸草晨露 于 2017-2-8 06:37 编辑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2-7 14:42
月弦初挂惹千愁,萧瑟蓬茅一院秋。怯问蟾宫有余否,能赊海市半边楼?

这首后面看的有些不是特别理解,为什 ...

问好瑞丰版,谢谢参与探讨。
  诗无达诂,各自置评。发来我前些年对江湖之遠买楼难的看法:



  選江湖志遠此作,有眼光有勇氣,不是無病呻吟型的小資情調作品,而是反映了大陸當今貧富嚴重分化、房地產脫離“居者有其屋”的宗旨,大量的鬼城與大量的棚戶貧民窟相互映照的現實,是為底層而呼。
.
  “月弦初掛惹千愁,蕭瑟蓬茅一院秋。”這兩句寫實:作品裏的人物忙累了一天,夜裏面對著“蕭瑟蓬茅”,一院秋煞鏡像,讓不圓的初升月惹出了“千愁”;讀了詩作,可以想見這家人絕不屬穿名牌、開寶馬惹事、到隱秘會所夜總會一懷抱兩個舞女逛蕩的那群人,其窮途潦倒歷歷在目;詩裏主人公只有禱告嫦娥的份,“有餘否”,怯問蟾宮能否賒給海市半邊樓?
.
  “怯問蟾宮有餘否,能賒海市半邊樓?”是虛中帶實之筆。卻代表了貧民心聲。月中蟾宮本就是傳說,除了管辰樓就無所事事。房价高企,打工者只有望楼兴叹。真实的楼群,鬼城,在人们是看得见、摸不着,同海市辰楼有什么两样?
.
  大陸樓價在三五年內在官、商、銀行、炒作者共同作用下翻了五到十倍;2014北京一女性開發商提案說可以漲到1000萬人民幣一平。可見既得利益團夥已肆無忌憚。
.
  四句從“月”起筆到問蟾宮,貫的很自然。前兩句主實,後兩句虛主,結的出呼預料又在情理中。寸草個見,寫此類詩作,此作奪冠,尚無出其右者。
.
这首作品有当今时代气息,它与一些模拟的泥古作品有明显区别,它不是按揭“厦”“瓦屋”,而是“辰楼”。比如杜圣“安得广夏千万间”,那时,雁塔就“七层摩苍穹”了,今日七层雁塔是矮子,十几至二十几层很普遍,到处蜂房火柴匣式的高楼群,但它不为“天下寒士”,不为“居者有其屋”。楼盘住鬼而寒士住群租、乞翁住桥下(草桥“老翁橋底最難眠”)。
.
一些作品看不出是哪朝哪代所出,难怪明清少佳作,以清代为例,纳兰性德诗词,没有几篇能出于古诗词之上的。人们有了唐宋,要名牌有名牌,要境界有境界,干么不把那些无病呻吟之作些踩在脚下?

(首发于中华诗词论坛《百家论坛》版面)

点评

月弦初掛惹千愁,蕭瑟蓬茅一院秋。怯問蟾宮有餘否,能賒海市半邊樓?真乃佳作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3 17:12
“纳兰性德诗词,没有几篇能出于古诗词之上的”,愚以为,纳兰词写得好,真情致性,至于是否能与唐宋古诗词媲美,就另当别论了。任何朝代的诗词作品都有优秀的和一般的,并不是每一首都好,李白有名,所以写得并不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3 17:09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1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迟复为歉。问好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2311

回帖

78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800
发表于 2018-3-16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寸草诗友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25 23: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