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北山钓者

宋元明清律诗格律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11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10-11 21:19
这可不是病句,即使不合律都不能叫病句。何况仄平仄仄仄并不是什么忌讳,用的巧只会好。 ...

平平仄仄仄,下句仄仄仄平平,律诗常用,若仄平仄仄仄则为落调矣。盖下有三仄,上必二平也。//
落调句都不是病句,那还有什么可讨论的?

点评

病句是针对语法的评价,可不是对格律。仄平仄仄仄完全可以根据配合使用,所谓落调是盲者自语,杜甫可不是盲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2 11: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9

回帖

3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8
发表于 2016-10-11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11 21:15
先生指的是哪一首?

亦知戍不返
幸因腐草出
别离已昨日
北庭送壮士
世人共卤莽
物微意不浅
济时敢爱死

点评

这是杜甫前208首五律诗的七个病句呀,看来你没认真看文,也不熟悉杜公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1 21: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1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山玩水 发表于 2016-10-11 21:38
亦知戍不返
幸因腐草出
别离已昨日

这是杜甫前208首五律诗的七个病句呀,看来你没认真看文,也不熟悉杜公诗。

点评

你知道唐朝声律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1 22:04
唐人起句较灵活,称病句言重了吧? 以今之眼光反观唐人诗作,不宜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1 22: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1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举一首为例:

捣衣(唐·杜甫)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62
发表于 2016-10-11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10-11 22:00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10-11 21:12
赵执信研究的是唐诗拗体和古体诗平仄,至于平仄正格,当时应是人人可知的。

【赵执信研究的是唐诗拗体】,与【唐诗拗体和古体诗平仄】,是什么关系?

点评

你看一下赵执信声调谱就知道了,声调谱用律句,拗律句来研究古体诗平仄,这说明律诗平仄格律是已知的。声调谱研究了五律的拗救和孤平,这或许就是赵执信所说的:“阮亭窃妙处吝不一示”的密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2 07: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发表于 2016-10-11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11 21:46
这是杜甫前208首五律诗的七个病句呀,看来你没认真看文,也不熟悉杜公诗。 ...

唐人起句较灵活,称病句言重了吧?
以今之眼光反观唐人诗作,不宜也。

点评

论诗岂有只看一两句就下结论的?这首不是首句吧。前人论诗,以仄平仄仄仄为 落调,王力亦持此论,乃沿袭古人之说,古人亦未说首句可算不落调,焉不宜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2 07:23
送远(唐·杜甫)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2 07: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62
发表于 2016-10-11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10-11 09:40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一般规则,按照这一般性,加上运用时不至于出现孤平、三平尾便完整了。口诀的特征 ...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一般规则】
这是唐人的说法,还是清人的说法?

点评

资料是清人的,但资料散失的情况很多,不能肯定就不是唐朝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2 00: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62
发表于 2016-10-11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11 21:46
这是杜甫前208首五律诗的七个病句呀,看来你没认真看文,也不熟悉杜公诗。 ...

你知道唐朝声律吗?

点评

你的二五法,只有你知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2 07: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62
发表于 2016-10-11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咸歌太平日。平平仄平仄】
【德合天贶呈。仄仄平仄平】
【微造功不宰。平去平仄上】
【奇象八卦分。平仄仄仄平】

以上是盛唐试律的句子,谁能否认是失律或谁能认可是病句?

点评

在三羊的二五四声法中除了0仄00仄(仄同上去入外),其它都是唐律句,依此,我验证于孔雀东南飞一诗,亦全由律句组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2 07: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6

回帖

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5
发表于 2016-10-11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山玩水 发表于 2016-10-11 21:06
这首可能不是近体诗吧?

这个冒牌货的“游山玩水”,你是怎么偷盗别人网名的?: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29 04: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