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元明曲谱新编》第一篇 常 识7﹒元明曲

[复制链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6-7-24 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曲也有格律定式:即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要求等均有定格范式。北曲有衬字,增减字、增减词、增减词组,增减句,增令(见《中原音韵》)等等,从而使曲在体式上具有了“格律与自由”相统一的新特点。这极大地拓展了元北曲的表现力和表现容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6-7-24 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近体诗的语言是以含蓄、清雅为主;宋词语言是以清丽(婉约词)、豪直(豪放词)为主。而元北曲的语言,打破了格律诗、词主要以文言词语为基础遣词构句的轨范,囊括了唐诗、宋词语言的全部精华,大量的北方通俗的语言入词,特别是受戏曲、民俗文化的影响,加上元蒙民族泼辣、直率、大胆的性格,“曲”开拓了自身语言的更为宽阔的表现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6-7-24 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曲韵是中华音韵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中原音韵》直接开《中华新韵》的先河,它的特点是“平分两韵,入派三声”。它的产生,推广之迅速,普及之广泛令人吃惊。唐诗韵——《诗韵全璧》,宋词韵——《词林正韵》都是后人归纳的,而元北曲韵——《中原音韵》却是元代当时的产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6-7-24 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曲最突出的是着意便用叠词、重句和象声、模形、拟态等形容词语,以增强语言效果。在格律诗、词中,这是“殊相”;在元曲中,则是“本色”。另一突出特点,便是对偶形式的多样化。诗、词通常仅用偶对(二句一对)。元曲,则除偶对(又称“合璧对”)外,还有三句成对的“鼎足对”,四句对偶的“连璧对”,多句相对的“联珠对”,首尾相对的“鸾凤和呜对”,叠句对,以及“扇面对”(即两句一联,隔句成对)等多种对式。堪称集对式之大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6-7-24 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唯有散曲表现着自己强烈的音乐属性,凡散曲出现,都要标明宫调与曲牌双音素,它平仄通押,重要的去声字特别标明,不能够用上替代;而上声往往可以用平声,平声也往往可以用上声替代。散曲这种特性是缘于其与戏曲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缔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6-7-24 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尚雅正、贵含蓄,词讲“要眇”、多婉转;曲,则别是一途:求抒发率真、锐意尖新、“豪辣灏烂”、有“蒜略味”,每多谐趣;以穷形尽相、酣畅淋漓为尚。形成了与格律诗、词迥然异趣的另一种审美情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6-7-24 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曲的“去”声字词最为重要,当“仄”时用字词的第一选择为“去”声,因为北曲音韵美的构建主要是“去”声;而南曲则不同,它的音韵美的构建主要是“平”声,当可平可仄时我们的第一选择为平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6-7-24 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曲以婉转为主,北曲以遒劲为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6-7-24 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曲本是民间的小调新曲利用宋词倚声填词等创作惯性的产物,而明代的时调、民歌,则又是利用了曲体定牌配词的创作惯性,再加上受到文人的重视与采集,因而与正统的曲极易形成交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6-7-24 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时调、民歌,有牌名和相对固定的曲调,但无字句格律的严格限制,具有情真语挚、活泼轻快的特点。它们不仅为曲坛注入了清新的气息,还启迪了明清文人“自度曲”的创作兴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8 10: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