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长乐屋主

再谈律诗格律解析

  [复制链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13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13 15:05
我说的是考官,他不会准备几本韵书来回翻吧?

no!考官必定准备若干韵书的!

点评

考官是不是还会和三羊一样有文化,冒出半句洋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3 15: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13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13 15:12
唐人近体诗只依隋朝切韵。后干脆增补叫唐韵。不用以外的韵书。三羊是在强干!
...

各种韵书都可以使用的!

点评

你这就叫乱说了!切韵唐增定两次,宋增定为广韵,平仄声调只用这一种于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3 15: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13 15: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8-13 15:23
no!考官必定准备若干韵书的!

考官是不是还会和三羊一样有文化,冒出半句洋话?

点评

考官判卷,难道死抱一本韵书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3 16: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879

回帖

48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86
发表于 2016-8-13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13 13:24
危睡切。 (寘韻)
《曹植·七啓》世有聖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
------------

曹植成长于中原区,为何说是地方音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3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8-13 15:26
各种韵书都可以使用的!

你这就叫乱说了!切韵唐增定两次,宋增定为广韵,平仄声调只用这一种于诗!

点评

中国古代韵书 一、萌芽中的韵书 1、 李登的《声类》 2、 吕静的《韵集》 二、六朝韵书 3、周研的《声韵》四十一卷(《隋书.经籍志》) 4、 张谅的《四声韵林》二十八卷(《隋书.经籍志》) 5、 段弘的《韵集》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3 16:46
谁告诉你的,你的依据何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3 16: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13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13 15:34
考官是不是还会和三羊一样有文化,冒出半句洋话?

考官判卷,难道死抱一本韵书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13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13 15:42
你这就叫乱说了!切韵唐增定两次,宋增定为广韵,平仄声调只用这一种于诗! ...

谁告诉你的,你的依据何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13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13 15:42
你这就叫乱说了!切韵唐增定两次,宋增定为广韵,平仄声调只用这一种于诗! ...

中国古代韵书

一、萌芽中的韵书
1、 李登的《声类》
2、 吕静的《韵集》

二、六朝韵书
3、周研的《声韵》四十一卷(《隋书.经籍志》)
4、 张谅的《四声韵林》二十八卷(《隋书.经籍志》)
5、 段弘的《韵集》八卷(《隋书.经籍志》)
6、 无名氏的《韵集》二卷(《隋书.经籍志》)
7、 王该的《文章音韵》二卷(《隋书.经籍志》)
8、 王该的《五音韵》五卷(《隋书.经籍志》)
9、 无名氏的《群玉典韵》五卷(《隋书.经籍志》)
10、阳休之《韵略》一卷(《隋书.经籍志》;又见陆法言《切韵序》,无卷数。)
11、李概的《音谱》四卷(《隋书.经籍志》;陆法言《切韵序》作李季节,无卷数。)
12、无名氏的《篡韵钞》十卷(《隋书.经籍志》)
13、刘善经的《四声指归》一卷(《隋书.经籍志》)
14、周彦伦的《四声切韵》(《南史.周彦伦传》)
15、沈约的《四声》一卷(《隋书.经籍志》)
16、夏侯咏的《四声韵略》十三卷(《隋书.经籍志》;陆法言《切韵序》作《韵略》,无卷数。宋本《广韵》作夏侯该,捂、误。)
17、潘徽的《韵篡》三十卷(《隋书.潘徽传》)
18、释静洪的《韵英》三卷(《隋书.经籍志》)
19、杜台卿的《韵略》(陆法言《切韵序》)

三、定型的韵书
20、(隋)陆法言的《切韵》
四、修订、增补的韵书
21、(唐)孙愐的《唐韵》
22、(唐)李周的《切韵》

五、官修韵书
23、(宋)陈彭年、丘雍等人修订的《广韵》
24、(宋)戚纶等的《韵略》
25、(宋)丁度等的《集韵》
26、(宋)丁度等的《礼部韵略》

六、正统韵书
27、(金)韩道昭的《五音集韵》
28、(元)黄公绍的《古今韵会举要》
29、(明)乐韶凤、宋濂等人的《洪武正韵》

七、《中原音韵》系统的韵书
30、(元)周德清的《中原音韵》
31、(元)卓从之的《中州音韵》
32、(明)兰茂的《韵略易通》
33、(明)毕拱宸的《韵略汇通》
34、(清)樊腾凤的《五方元音》

八、平水韵和诗韵
35、(宋)刘渊的《平水韵》(又叫《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或《新刊韵》)
36、(金)王文郁的《平水韵略》
37、(金)张天锡的《草书韵会》
38、(元)阴时夫的《韵府群玉》
39、(明)凌稚隆的《五车韵瑞》
40、(明)潘恩的《诗韵辑略》
41、(明)李攀龙的《诗韵辑要》
42、(元)阴时夫的《韵府群玉》
43、(清)张玉书等的《佩文韵府》
44、(清)《佩文诗韵》
45、(清)周莲塘的《佩文诗韵释要》
46、(清)余照的《诗韵珠玑》
47、(清)余照的《诗韵集成》
48、(清)朱月坡的《渔古轩诗韵》
49、(清)汪慕杜的《诗韵合壁》
50、(清)汤文璐的《诗韵合壁》
51、(清)惜阴主人汤祥瑟的《诗韵全壁》
52、(清)《诗韵含英》
53、(清)《诗韵题解》
54、(清)《读诗韵新诀》
55、(清)《诗韵辨同》
56、(清)《诗韵尤雅》
57、(清)《佩文广韵汇编》
58、(清)《佩文韵溯原》
69、(清)《诗韵析》
70、(清)《诗韵歌诀初步》
71、(清)《养默山房诗韵》

九、词曲韵书
    北曲韵书是用《中原音韵》,南曲韵书参考《洪武正韵》。
72、 (明)朱权的《琼林雅韵》(南曲韵书)
73、 (宋代刻印)菉裴轩的《词林韵释》(有争议,不能肯定是宋本)
74、 (明)陈铎的《词林要韵》
75、 (明)沈乘麔的《韵学骊珠》(又名《曲韵骊珠》《曲韵探骊》)
76、 (清)王鵕的《音韵辑要》
77、 (清)周昂的《新中州全韵》
78、 (明)沈谦的《词韵略》
79、 (清)仲恒的《词韵》
80、 (清)戈载的《词林正韵》
81、 (清)《学宋斋词韵》
82、 (清)《笠翁词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5

回帖

5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5
 楼主| 发表于 2016-8-13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表1:(句式列表)
A        五言                        仄*        仄        平        平        仄
                                \        \        —        —        \
        七言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        —        \        \        —        —        \
B        五言                        平        平        仄        仄        平
                                —        —        \        \        —
        七言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        \        —        —        \        \        —
C        五言                        仄*        平        平        仄        仄
                                \        —        —        \        \
        七言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        \        \        —        —        \        \
D        五言                        平*        仄        仄        平        平
                                —        \        \        —        —
        七言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        —        —        \        \        —        —

















注: 仄*、平*表示可平可仄
符合如上排列的五言七言句式称为律句。不按如上排列的谓非律句。
此表为启功先生所列:ABCD句式,详见启功著诗文声律论稿

点评

三羊将可平可仄,用【〇】表示,则是如下格式。但是如下格式,却是没有理论根据的! A 五言:〇仄平平仄 七言:〇平〇仄平平仄 B 五言:平平仄仄平 七言:〇仄平平仄仄平 C 五言:〇平平仄仄 七言:〇仄〇平平仄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3 17: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5

回帖

5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5
 楼主| 发表于 2016-8-13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  即平  , \  即仄 ,  上表显示稍有移位(右移一位。。抱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26 04: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