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三羊山人 于 2016-8-13 12:19 编辑
【此“种”字合用平而用侧】,最多顶破天是由四声进化到平仄不成熟的过渡说法,被命名为【讦调体】就是明证!24不同声,六朝刘韬就有这个说法。刘韬的24不同,是24平上去入的不同。【宋诗话载,律诗之作,用字平仄,世固有定体】,三羊真的没见到,如方便你可以将资料发来。宋朝有不等于唐朝就有,这个问题你比别人都要明白的。【今天一样的平仄定式】,就精神样子呢?依据可见史料,声律理论【上去入仄声,二四六分明】的最早说法是明朝。今人王力将【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叫做所谓的标准格式,其实这所谓的标准格式,是没有任何理论支持的。所谓的标准格式,只是【上去入仄声,二四六分明】声律格式的部分,而不是整体。依照部分论整体,实际就是典型的以偏盖面偏心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