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夏爱菊

诞生在黄州的苏东坡

[复制链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路行来,刚进黄州辖地,见梅花飘落,“自开无聊落更愁”。虽在麻城岐亭遇到故知陈季常,寻得几天欢乐盘恒,可夜宿破败的团风禅智寺,“佛灯渐暗饥鼠出”,心情显得格外凄凉。初到黄州,虽然“僻陋多雨,气象昏昏”,幸遇黄州太守陈君式通情达理,安排苏轼寓居定惠院,随僧蔬食,甚是简便。虽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更有“清诗独吟还自和,白酒已尽谁能借。饥寒未至且安居,忧患已空犹梦怕。”的心有余悸后的落寞。虽然黄州陈太守和江对面的武昌朱太守都是苏轼的粉丝,对他十分钦慕,常以酒宴相邀,可毕竟是从高位被贬黄州,带罪改过,难免凄冷。久居定惠院,唯佛经遣日,孤衾独眠,初静时分,独立院中,似孤鸿影吊,思绪飘渺,眼中一片疏桐枝头,冷挂一弯缺月,耳边更漏初断,万籁无声,词人幽幽。回想自己的遭遇变故,不觉惊起心中有恨,奈何寂寥黄州,无人知晓诗人怨苦,只好情寄寒枝,却也不解无尽的寂寞。这段时间的凄凉压抑,在《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在离定惠院不远,有举目可望的安国寺,苏轼第一次游览安国寺,就与寺中高僧结下不解之缘,常到寺里洗头洗澡,在寺中小阁里,面对修竹,“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念佛经、读禅义,开始以佛家随缘自适的理念开脱自己。继而研易理、习儒学,“心困万缘尽,身安一床足”,心境开始变化,以儒学担纲,以佛学超脱,以道学养气,格格不入的释道儒在苏轼身上兼容并蓄,和平共处,也使他渐渐获得了心灵上的安宁,并开始关注黄州的民风习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自身难保,但了解到黄州、武昌一带民间有溺婴习俗,苏轼不顾君命,上书黄州、武昌两太守,恳请二位出面革新陋习,并在黄州组建拯救溺婴组织,有智出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并在自己最为拮据的时候,率先捐出十千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及至家人团聚,人多难安身,陈太守特殊照顾,全家得以迁居官驿临皋亭。虽然临皋亭年久失修有些破败,可全家能够团聚,苏轼倍感欣慰。虽远离家乡,可临皋亭下数十步的江水,也有从家乡眉山流来的,“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苏轼已开始将黄州当成了第二故乡。只是在黄州的第一个中秋节,孤寂落寞,苦痛凄凉,让苏轼触景生情,感慨悲歌,“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好在来访的友人渐多,一同出游,必有诗文,便遥寄江西的弟弟苏澈,诗词相和,甚得其乐。再经过天庆观四十九天的斋居,“日觉神凝身轻”,心境渐渐平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黄州米粮鱼肉便宜,苏轼以此为原料,做出了许多精美的小吃,流传至今。只是苏轼本就清官,为人又豪爽,不善理财,毫无积蓄,妻妾儿女一大家来到穷乡僻壤,虽然精打细算,可还是不断陷入拮据状态,养家糊口、接待友客渐成问题。“吟诗我作忍饥声,便思绝粒真无策。”“饥人忽梦饭甑溢,梦中一饱百忧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寒食节之际,恰逢阴雨连绵两月有余,江水上涨几乎淹没临皋亭,而官驿年久失修,到处漏雨,锅内煮的是当饭寒菜,破灶里潮湿的芦苇烧得满屋是烟。见此情景,苏轼原本强忍在心中的心酸往事一时冲来,让他百感交集,抑郁凄凉、欲哭无泪中,拿起桌上的鸡毫,饱蘸墨汁,挥就《黄州寒食二首》,记述了这一幕令他终身难忘的窘迫之境。诗的头三行,笔迹还有章可循,如人隐忍抽泣。从第四行起,心情随着诗的内容产生了较大的波动,逐渐放纵,点画粗重,结构近乎信笔而为,如人泪流满面。当写到第二首时,心绪已经无法控制,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愈来愈不守规矩,用笔时疾时俆,时畅时涩,时提时顿,时露时藏,时紧时稀,时重时轻,时放时敛,如人嚎啕大哭更如江水奔泻一发不可收。沉浸在悲戚之中的苏轼,绝不会想到他的这幅急就之章,惊天地、泣鬼神,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三草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躬耕东坡的苏东坡诞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仰慕苏轼、辞官追随已有二十多年的好朋友马梦得,将苏轼的窘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定出面向黄州官府乞求一些土地,好让苏轼耕种其间,即可寻躬耕之乐,也可作求食之计。早有此心却不便开口的“相待如骨肉”的黄州继任太守徐君酞,慷慨将废弃的营地数十亩划拨无偿耕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营地布满荆棘瓦砾,原本就不是耕种之地。多年来未曾躬耕田地的苏轼,脱下长袍,穿上短衣,自己动手,饱尝开荒种地的艰辛。好在“四邻相率助举杵”,黄州人主动全力相助,不仅帮助开垦,还教他如何种植管理,耕种也算顺利。因此地位于黄州城东,而苏轼最欣赏的诗人白居易也曾在东坡上种花,想白居易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与物无着的性情与自己特别相似,又与白居易一样归诚佛僧,于是就仿“香山居士”雅号,自号“东坡居士”,黄州人自此都敬称他为“东坡先生”或“苏东坡”。时隔不久,苏东坡这一雅号,也随着他于东坡躬耕中所创作的诗歌《东坡八首》不胫而走,传遍天下。于是,苏东坡,一个富有时代烙印、饱含人生凄凉但又凸显其人格魅力、伴随他一生也伴随他千古的雅号,就这样诞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诞生的不仅仅是一个名号,苏东坡其人更是从此脱胎换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7 20: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