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夏爱菊

龚仲达作品集

[复制链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10-6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贵以情感人,但如何感人?也是不好把握火候的。不一定越浓越好,你感动读者不一定感动。月下以为浓时宜淡,淡处宜浓。越是激动人心处,越是要不动声色地写。月下对这首诗推崇备至。曾赋拙诗赞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10-6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禅雅韵自高风,禅意参来见不同。如品香茗香袅袅,浓浓为淡淡为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10-6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6、蓝天灵动白云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10-6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蓝天白云”诗词浅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10-6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灵动飘逸是诗家们所致力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古人云:“鹜精八极,心游万仞”,“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余韵绕梁,三日不绝”,即是对这种境界的形象描述。读“蓝天白云”的诗词,总不时地为她那萦绕于字里行间的灵动之气,飘逸之美所打动。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管窥蠡测,用心思索过她是怎么营造出这种美感的。今日已小有心得,不揣浅陋,形诸拙文,与博友分享。窃以为她的这种飘逸灵动来自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10-6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情感丰富,厚积薄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10-7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空灵飘逸也并非无迹可求,恰好相反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最根本的积累是情感的积累。诗人生长于荆楚文化底蕴深厚的湘西,这位从苗寨中飞出的金凤凰。对辛苦养育她的父母亲人,对淳朴厚道的乡亲父老,对梦幻一般神奇美丽的湘西山水,对她那救死扶伤的神圣职业,都充满了炽烈而真挚的热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10-7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她把这深深的爱洒遍诗词的字里行间,或阳光灿烂,珠玑闪烁;或铭心刻骨,厚重深长。“忆老父当年,谆谆教诲,生养恩情。故土物华依旧,亲难觅、涕泪无声。恨阴阳相隔,承欢还待来生!”(《扬州慢•清明祭父》)读来令人潸然下泪。“捣杵声声似锦书,行行含泪意盈余。公婆多病需儿慰,幼子顽皮盼父嘘。在外谋生心苦累,居家创业志踟蹰。贤妻寄语远方婿,莫教光阴几度虚。”(《七律•代浣女言》)借浣女之口,如泣如诉地讲出了对在异地他乡打工创业的丈夫梦萦魂牵的关切与思念,读来令人心酸眼热。春花秋月,竹海青山,鸟鸣蝉唱,流水落叶,圆月疏桐,在作者的笔下无不饱蕴深情,如:“桂舞婆娑蝉唱处,滔滔巫水乡归路”(《蝶恋花.秋愁》),“碧海连云别有天,幽篁如梦引婵娟。风来翠涌千重浪,雨过鬓笼万缕烟”(《七律•鹰嘴界茂林修竹》),“婆娑菊溅闺中泪,断续钟敲夜半更”(《七律•秋夜听雨》),“听蛩响蝉吟,风萧菊诉,叶叶疏桐泣掉”(《二郎神.秋梦》)......或心旷神怡,或怦然心动,或一咏三叹,让读者不禁为之击节。正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10-7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的竞赛最终无不是情感穿透力的竞赛。只有充满真情,深情,炽热之情的作品,才能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与思考。而那些无情、矫情、煽情、滥情,无病呻吟的作品,文字再美,也不过是一个个冷冰冰的蜡质美人。我冒昧地猜测,蓝天白云那些比较优秀的诗词可能大多是在被情感冲撞得寝食不安,非写不可的时候,才动笔的,是情感厚积薄发的必然产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53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10-7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取象优美,蕴藉空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6 13: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