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5-3-17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基础班彭中山交第4讲作业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平仄?
答: 平仄是指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按汉语拼音来区别,一般一二声为平声, 三四声为仄声。
2、骈句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 骈句的平仄特点包括四个方面:
A、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有平仄交替,而并非每个相邻的节奏点都做到了平仄交替。
B、对句同位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相对。
C、对句句脚上的字一般是声调不同。
D、同一节奏内不能出现三或四字同声调。
3、骈文的平仄有什么特点?
答: 骈文的平仄它走马蹄律, 上为平, 下为仄 。同时句终不能有三平尾和三仄尾。
二、《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一篇骈文,请对骈文句脚标注平仄,并仔细体会马蹄律的运用。
在狱咏蝉(并序)
初唐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平),是法厅事也(仄),有古槐数株焉(平)。虽生意可知(平),同殷仲文之古树⑴(仄);而听讼斯在(仄),即周召伯之甘棠(平),每至夕照低阴(平),秋蝉疏引(仄),发声幽息(仄),有切尝闻(平),岂人心异于曩时(平),将虫响悲于前听(平)?嗟乎,声以动容(平),德以象贤(平)。故洁其身也(仄),禀君子达人之高行(平);蜕其皮也(仄),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平)。候时而来(平),顺阴阳之数(仄); 应节为变(仄),审藏用之机(平)。有目斯开(平),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仄);有翼自薄(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平)。吟乔树之微风(平),韵姿天纵(仄);饮高秋之坠露(仄),清畏人知(平)。仆失路艰虞(平),遭时徽纆(仄)(mò)。不哀伤而自怨(仄),未摇落而先衰(平)。闻蟪蛄之流声⑹(平),悟平反之已奏(仄);见螳螂之抱影(仄),怯危机之未安(平)。感而缀诗(平),贻诸知己(仄)。庶情沿物应(仄),哀弱羽之飘零(平);道寄人知(平),悯余声之寂寞(仄)。非谓文墨(仄),取代幽忧云(平)尔。
西陆蝉声唱(仄),南冠客思深(平)。
不堪玄鬓影(仄),来对白头吟(平)。
露重飞难进(仄),风多响易沉(平)。
无人信高洁(仄),谁为表予心(平)。
三、请摘抄《笠翁对韵》四支部分(4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答:《笠翁对韵》四支部分(4小节):争对让,望对思。野葛对山栀。仙风对道骨,天造对人为。专诸剑,博浪椎。经纬对干支。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师。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金屋闭来,赋乞茂林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
1、说出本段(4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可以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A、专诸剑:鱄诸是古代勇士名字。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吴国公子光为夺取王位,收买专诸为刺客,把匕首藏在鱼腹中,借进献食品的机会刺死了吴王僚。
B、博浪椎说的是汉代的张良,在他年青时为了给被灭掉的韩国报仇,从仓海君那里请到一位大力士,携带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椎,在博浪沙这个地方狙(j居)击秦始皇,因误中副车,没能成功。
C、成语:金屋藏娇
金屋闭来:讲的是汉武帝年幼时,他的姑母馆陶长公主打算把自己的女儿阿娇许给他,就问:"儿欲得妇,阿娇好否?"武帝说:"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贮之。"金屋藏娇这个成语就是出自这里呢。陈阿娇与汉武帝结婚后,颇得宠爱。但陈皇后嫉妒心很强,因自己未育而嫉妒卫夫人遭贬,独居长门宫,就是金屋闭来。后来,她听说司马相如很会写文章,就奉黄金百两。让司马相如为她写一篇《长门赋》,抒写她的孤独寂寞之感和对武帝的思念。因司马相如曾居住在茂陵,又相传司马相如初去长安之时,过成都升仙桥,题柱曰:"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此桥”。故称他的才思为茂陵题柱笔。
D、 “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中的昌谷,是一条河的名字,在河南境内,唐朝诗人李贺的家乡濒临昌谷川,因之他的诗集称《昌谷集》,后人也称他李昌谷。负囊呢是相传李贺出行,常让小童背一锦囊,每得佳句,就记下投入囊中。玉楼成后是传说一次李贺,就是李昌谷了,做了一个梦,梦见了神仙,神仙说:"上帝白玉楼成,命君作记"。不久以后,诗人就死了,可能啊就是给上帝的白玉镂写题记去了。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三、四个句子即可,最好是走马蹄,无需写成一篇骈文,)!
壮句:专诸剑,博浪椎。
紧句:仙风道骨,天造人为。
七字长句: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
隔句:金屋闭来,赋乞茂林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
组编:
何须专诸剑,博浪椎。仙风道骨,天造人为。命里有时兮终须有,命里无时兮莫强求。因为生计, 便找故交. 望切不妨闻人去远,心忙无奈觉马行迟。
见金屋闭来,赋乞茂林而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且负囊词。
温馨提示:
1、顺序: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四字以上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提引词的灵活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