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2|回复: 38

[曲赋] 《巴蜀辞赋学院》二期辞赋班开课了!

[复制链接]

1997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34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2-25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辛勤 于 2025-2-25 09:15 编辑

各位版主好:
       为突出论坛辞赋版块的特色,本着弘扬国学,传承文化的精神,《巴蜀辞赋学院》决定2025年春开设辞赋班,进行免费教学培训,凡香港诗诗词学会论坛版主或常为本版赐墨的版主均可参加学习。
1一、学习范围:辞赋基础知识(16课时)。
二、主讲:沈婉玲(辛勤、绝谷画蝶)
三、授课方式:以文字教学为主,临屏辅导、微信群点评作业为辅的模式进行教学工作。
四、截止时间2025年2月28日截止,亦可跟帖回复或论坛发消息。

1997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34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2-25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巴蜀辞赋学院》辞赋班开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版主

巴蜀辞赋学院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343
QQ
发表于 2025-2-25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巴蜀辞赋学院》辞赋班开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版主

巴蜀辞赋学院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343
QQ
发表于 2025-2-25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学员们学有所成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版主

巴蜀辞赋学院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343
QQ
发表于 2025-2-25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又要辛苦老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0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版主

巴蜀辞赋学院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474
发表于 2025-2-26 19: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7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34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2-26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辛勤 于 2025-2-27 19:58 编辑

《巴蜀辞赋学院》辞赋培训班第一课作业
完成作业名单:张倩侬、彭中山、龚循泽、郭绍辉、李娥枝

1、张倩侬第一课作业

一、请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辞赋?
答: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起源于战国时代,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文学为辞赋。
2、辞赋有什么特点?
    答:赋就是诗赋,所谓不歌而诵,就是不配乐曲歌唱的一种口头诵读的形式,只能朗诵而不能歌唱。
   ①辞赋文体方面的特点:赋体文实为最自由的韵文体,排偶、藻饰和用典是赋的最大特点。
     ②辞赋句式方面的特点:辞赋的句式比较多,赋句中最重要的和最基础的句式就是骈句,骈句是一切赋文组成中不可或缺的句式。骈句就是偶句,主要以四言、六言为主并且也夹杂着五七八九句式,还有漫句,漫句即散句,骈句、漫句和发语送语等合织而成赋句。辞赋句式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骈句字数超过四个字以上就得加虚词。
    ③赋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3、简述辞赋的流变的过程?
     答:辞赋从战国时代萌生,历经汉唐长达千余年的演化和繁盛,在各个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①骚体诗:骚体诗是汉赋中的一类,它是从楚辞中发展而成,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形式上属于骚体。
     ②汉赋:汉赋是在战国两汉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汉代是辞赋发展的繁荣时期。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以四言六言为主。
     ③诗赋:诗赋乃体制类诗之赋,意思是诗和赋。是访“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
     ④俗赋:在语言方面则注重铺采摛文。
     ⑤骈赋:又称俳赋,是古代中国文学特有的一种文言文体。骈即对偶的意思,其特点是通篇基本上对仗,两句成联,句式灵活。
     ⑥律赋:有一定格律的赋体和其音韵谐和,对偶工整,于音律押韵都有严格规定。
      ⑦文赋源于楚辞汉赋。
4、什么叫骈句?
   答: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
5、什么叫散句?
    答:散句则是相对于拼句而言,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不对偶,不要求押韵的句子为散句又叫漫句。
6、什么叫对偶?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对”是以一种应答的关系,运用了对偶修辞的文句就是偶句,也就是骈句。
7、什么叫排偶?
    答:排偶=排比十对偶。字数相同,不避同字,不拘平仄,是修辞学界提出的一种既有排比又是对偶的一种修辞手法。排比是指三个以上句型相同,句意相近的句子连续使用,是实现铺陈的手法之一。
8、什么叫古偶句?
    答:在偶句中,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再深,有龙则灵”。这个句子虚词除外,在相应的位置出现了“不”.“在”.“有”等相同的字,这种特色形成的对偶句叫古偶句。古偶句的主要特点就是在对句的同一位置用相同的字。
9、什么是马蹄律?
    答:马行走时,其特点是“斜对角迈蹄”。即左前蹄向前时,其右后蹄亦随之向前。简单地说就是“左前右后”,这样的规律如将左边比“平”音,右边比作“仄”声即成〝平仄仄平”。同理如先以右蹄迈出,即成“仄平平仄”,这就是马蹄律的声律规则。
10、什么是乱?
  答:赋后往往有“乱”,乱为赋中最后一节起总结作用。
二、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请简答它的简介及主要代表作品。(百度了解即可)
    答:屈原约公元前340年一公元前278年,芈姓,屈的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政治家。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被誉为“楚辞之祖”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代表作:九歌11篇,九章九篇,离骚,天问和招魂各一篇。

2、彭中山交第一讲作业:
一、请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辞赋?
答:辞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起源于战国时代。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辞赋盛于汉,故世称汉赋。辞为文体之名,犹之。
2、辞赋有什么特点?
答: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艺概•赋概》所说:“赋起于情事杂沓,诗不能驭,故为赋以铺陈之,斯于千态万状,层见叠出者,吐无不畅,畅而无竭”。
赋只能朗诵而不能歌唱。赋在诵读的时候,抑扬高下铿锵有力之声调是其主要的特点。
A、辞赋文体方面的特点
赋体文实为最自由的韵文体,排偶、藻饰和用典是赋的最大特征。
南北朝刘勰xié在《文心雕龙•诠赋》中又曰:“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摛:1、舒展;散布;2. 铺陈)。“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丽词雅义,符采相胜,如丝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文虽新而有质,色虽糅而有本,此立赋之大体也。”如丝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这句话,用我们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来讲就是高大上,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B、辞赋句式方面的特点
    辞赋的句式比较多,赋句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句式就是骈句,骈句是一切赋文组成中不可或缺的句式 (文赋除外),是我们初级赋学中的重中之重,骈句就是偶句,主要以四言、六言为主,并且也夹杂五七八九言句式。除骈句外,还有漫句,漫句即散句。骈句、漫句和发语、送语等,合织而成赋句。
骈句就是偶句,主要以四言、六言为主,并且也夹杂五七八九言句式。除骈句外,还有漫句,漫句即散句。骈句、漫句和发语、送语等,合织而成赋句。
辞赋句式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骈句的字数超过4个字以上,就得加上虚词。虚词和发送语是区别诗味,词味,体现赋味的重要因素。
辞赋句式第三个特点就是领字的运用。(咱们知道联、词都会大量使用领字,而赋文一样会使用领字)
C、辞赋篇幅和内容方面的特点   
    赋文不拘字数,少则几十字,多则上千字。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D、辞赋用韵方面的特点
    押韵是辞赋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辞赋的用韵,有的是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是无规律押韵(主要指文赋),比较自由。由于赋的篇幅较长,往往要换韵,换韵一般是与内容段落相一致的。关于骈律赋用韵的问题,后面会做详细的介绍。
概括地讲,辞赋的特点是:词藻华美、对偶形式多变、用典和用韵讲究,是一种特殊的古代美学形式。
3、简述辞赋的流变的过程?
答: 辞赋从战国时代萌生,历经汉唐间长达千余年的演化和繁盛,在元明两代虽有所衰落,但其发展始终没有停止,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明代徐师曾评论前代辞赋的发展,就以为由“古赋”而“骈赋”,进而“律赋”,最后演化为“文赋”。(骚体赋、汉赋、诗赋、俗赋、骈赋、律赋、文赋。)总结辞赋流变的过程:
古赋(汉代及其以前)--骈赋(魏晋南北朝)--律赋(唐朝)--文赋(宋朝,主要是由欧阳修和苏轼倡导)
4、什么叫骈句?
答:  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
5、什么叫散句?
答: 散句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不对偶、不要求押韵的句子为散句,散句又叫漫句。
6、什么叫对偶?
答: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对”是以一种应答,就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他们在结构,内容,行文,字数等方面是一种应答的关系;“偶”就是意义上有关联。字数应答,意思应答这个很容易理解,结构应答是指的什么呢?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复句对复句。古代虽没有这些语法术语,也没有偶句这个概念的全面而清晰的定义,但事实上却是这样做的。
7、什么叫排偶?
答: 排偶=排比+对偶。字数相同,不避同字,不拘平仄,是修辞学界提出的一种既有排比又是对偶的一种修辞手法。排比是指三个以上句型相同句意相近的句子连续使用,是实现铺陈的手法之一。如果只有两个句型相同句意相近的句子,那往往是对仗或骈偶,而不能叫排比。
8、什么叫古偶句?
答: 在偶句中,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句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个句子,虚词除外,在相应的位置上出现了“不”“在”“有”等相同的字,这种特色形式的对偶句,叫古偶句。古偶句主要的特点就是在对句的同一位置用相同的字。
如:
因五行以修五事,由五常以厚五德,
正五刑以去五虐,繁五稼以除五贼。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什么是马蹄律?
答: 马行走时,其特点是“斜对角迈蹄”。即如果左前蹄向前时,其右后蹄亦随之向前,然后,右前蹄向前,随之左后蹄向前,如此循环往复。出蹄的先后顺序是左前蹄,右后蹄,右前蹄,左后蹄。简单点说,就是“左前右后右前左后”这样的一个规律,如果我们将左边比作“平”声,右边比作“仄”声,即成“平仄仄平”。同理,如先以右蹄迈出,即成“仄平平仄”,这就是马蹄律的声律规则。

10、什么是乱?
答: 赋后往往有“乱”,乱为赋中最后一节,起总结的作用。

二、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请简答它的简介及主要代表作品。(百度了解即可)
答: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3、龚循泽交辞赋的第一讲作业
1什么叫辞赋?
答:他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体裁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2辞赋有什么特点?
辞赋的特点是铺彩摛文,体物写景,借以景抒情
铺陈是对事物方方面面的详细描绘与陈述。
3、简述辞赋的流变过程
答:古赋、汉赋以前,骈赋(魏晋、南北朝)→律赋(唐朝)→文赋(宋朝)主要是欧阳修和苏轼倡导的。
4、什么叫骈句?
答"骈句是指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同的两句话。
5、什么叫散句?
散句则是相对骈句如言的,也就是说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散句也称为漫句。
6、什么样叫对偶?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对”是以一种应答的形势,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他们的结构内容行文',字数都是一种应称的关系。偶就是意上有关联,字数应答、意思应答这个很容易理解。即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复句对复句 。古代虽无这些语法的术语,也没偶句这个概念而全面清晰定意。但事实上都是按这样做的。
7、什么叫排偶?
排偶就是排比加对偶。字数相同:不拘仄平,不避同字,是修辞学界提出的一种既有排比,又有对偶的一种修辞手法。排比要三个以上句型相同,句意相近的连续使用,是实行铺陈的手法之一。如只有两个句型相同句意相近的,那往往是,对仗或骈偶,即不能叫他为排偶。
8. 什么叫古偶句
句中,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句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个句子,虚词除外,在相应的位置上出现了“不”“在”“有”等相同的字,这种特色形式的对偶句,叫古偶句。古偶句主要的特点就是在对句的同一位置用相同的字。
如:因五行以修五事,由五常以厚五德,
正五刑以去五虐,繁五稼以除五贼。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什么是马蹄律?
答: 马行走时,其特点是“斜对角迈蹄”。即如果左前蹄向前时,其右后蹄亦随之向前,然后,右前蹄向前,随之左后蹄向前,如此循环往复。出蹄的先后顺序是左前蹄,右后蹄,右前蹄,左后蹄。简单点说,就是“左前右后右前左后”这样的一个规律,如果我们将左边比作“平”声,右边比作“仄”声,即成“平仄仄平”。同理,如先以右蹄迈出,即成“仄平平仄”,这就是马蹄律的声律规则。
10、什么是乱?
答: 赋后往往有“乱”,乱为赋中最后一节,起总结的作用。
二、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请简答它的简介及主要代表作品。(百度了解即可)
答: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4、郭绍辉辞赋基础班第1讲作业
一、请简明回答下面问题
1、什么叫辞赋?
答:辞赋是中国古代一种文学体裁,起源战国,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盛于汉,故称汉赋。类似于散文诗,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一般都用韵。分骚赋、散赋,骈赋、律赋、文赋五种。
2、辞赋有什么特点?
答:赋只能朗诵而不能歌唱,(1)文体方面实为最自由的韵文体,排偶、藻饰和用典是赋的最大特点。(2)句式较多,最重要和最基础的是骈句。是一切赋文组成不可缺少的句式。骈句就是偶句,主要以四言六言为主,也夹杂着5、7、8、9言句式。还有漫句,即散句。骈句、漫句和发语、送语等合织而成的赋句?骈句字数超过4字以上,就得加虚词。虚词和发送语是区别诗味和词味、体现赋味的重要因素。还有领字的运用。(3)辞赋不拘字数,少则几十字,多则上千字。内容则重于“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写景,借景抒情。对事物或现象的各方面作周详的描绘陈述。(4)用韵,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无规律押韵,比较自由,篇幅长要换韵,一般换韵与内容段落相一致。
3、简速辞赋的流变过程
答:从战国萌生,历经汉唐长达千余年。演化和繁盛,在元明虽有衰落,但发展没有停止,各由其风貌。古赋(汉代及以前),骈赋(魏晋南北朝),律赋(唐朝),文赋(宋朝主要由欧阳修和苏轼倡导)。
4、什么叫骈句:答:骈句指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律诗中的偶遇相似,只是不像对偶那样在音律上有严格的要求,骈句是逐渐工整起来的,初期的骈句,一般只要能对就行,不避同字对,不十分讲究工整,后期则力求避免同字对,力求工整精巧。
5、什么叫散句:答:散句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不对偶不要求押韵的句子为散句,又叫漫句。
6、什么叫对偶?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对”是以一种应答。就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他们在结构、内容、行文、字数等方面是一种应答关系。运用对偶修辞格的文句就是偶句,也就是骈句。
7、什么叫排偶?答:字数相同,不避同字,不拘平仄是修辞学界,提出的一种既有排比又是对偶的一种修辞手法。排偶句式形式整齐,富有节奏,
但结构、字数等均可变化,不像律诗中的对偶句那样要求,字数相同,排斥同字相对,也不要求符合“对”、“粘”、“替”。给人整齐匀称又富有变化的美感,收到反复强调增加语势的表达效果。
8、什么是古偶剧?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个句子,虚词除外,在相应的位置上出现了“不”、“在”、“有”等相同的字。这种特色形式的对偶句叫古偶句。
9、什么是马蹄律?答:马行走时,其特点是斜对角迈蹄。如果将左边比作平声,右边比作仄声。如果先迈左蹄,即成“平仄仄平”。同理如果先迈右蹄即成“仄平平仄”,这就是马蹄声律规则。
10、什么是乱?答:乱为赋中最后一节起总结的作用。
二、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请简答他的简介及主要代表作品
答:屈原出生于楚国秭归,少年时受良好的教育志向远大。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主张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被流放,自沉于汨罗江而殉国。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5、李娥枝
辞赋基础班第1讲作业
一、请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辞赋?
答:辞赋‌是古代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代,盛行于汉代,讲求文采、韵律和声调之美。‌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辞赋以抒情为主,注重排比铺陈,常以四、六字句为主,追求骈偶和声律谐协。‌
2、辞赋有什么特点?
答:辞赋‌在历史上经历了多种形式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形式:‌骚赋‌、‌古赋‌、‌骈赋‌和‌文赋‌。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1)、辞赋文体方面的特点
赋体文实为最自由的韵文体,排偶、藻饰和用典是赋的最大特征。
南北朝刘勰xié在《文心雕龙•诠赋》中又曰:“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摛:1、舒展;散布;2. 铺陈)。“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丽词雅义,符采相胜,如丝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文虽新而有质,色虽糅而有本,此立赋之大体也。”如丝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这句话,用我们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来讲就是高大上,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2)、辞赋句式方面的特点
    辞赋的句式比较多,赋句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句式就是骈句,骈句是一切赋文组成中不可或缺的句式 (文赋除外),是我们初级赋学中的重中之重,骈句就是偶句,主要以四言、六言为主,并且也夹杂五七八九言句式。除骈句外,还有漫句,漫句即散句。骈句、漫句和发语、送语等,合织而成赋句。
骈句就是偶句,主要以四言、六言为主,并且也夹杂五七八九言句式。除骈句外,还有漫句,漫句即散句。骈句、漫句和发语、送语等,合织而成赋句。

(3)、辞赋句式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骈句的字数超过4个字以上,就得加上虚词。虚词和发送语是区别诗味,词味,体现赋味的重要因素。
辞赋句式第三个特点就是领字的运用。(咱们知道联、词都会大量使用领字,而赋文一样会使用领字)
(4)、辞赋篇幅和内容方面的特点   
    赋文不拘字数,少则几十字,多则上千字。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5)、辞赋用韵方面的特点
    押韵是辞赋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辞赋的用韵,有的是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是无规律押韵(主要指文赋),比较自由。由于赋的篇幅较长,往往要换韵,换韵一般是与内容段落相一致的。
3、简述辞赋的流变的过程?
答: 辞赋从战国时代萌生,历经汉唐间长达千余年的演化和繁盛,在元明两代虽有所衰落,但其发展始终没有停止,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明代徐师曾评论前代辞赋的发展,就以为由“古赋”而“骈赋”,进而“律赋”,最后演化为“文赋”。(骚体赋、汉赋、诗赋、俗赋、骈赋、律赋、文赋。)
汉代及其以前)--骈赋(魏晋南北朝)--律赋(唐朝)--文赋(宋朝,主要是由欧阳修和苏轼倡导)
4、什么叫骈句?
答:指对偶句。骈句是一种讲求对仗的艺术,它要求文字的对偶,重视声韵的和谐。
5、什么叫散句?
答:指不押韵或不对偶的诗文句。
6、什么叫对偶?
答:对偶句‌是一种在文学创作和语言表达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句子结构对称、内容相对的方式,达到强化语义、增进节奏感的效果。对偶句由两个在形式和意义上都相互匹配的句子或词组组成,它们可以是相同的句式,也可以是相近的句式,只要在语言的对比和协调中形成一种美感。‌
7、什么叫排偶?
答:排偶‌是指文章词语文句排比对偶的一种修辞手法。具体来说,排偶是通过将范围相同、性质相近的事物,采用结构相同或相类似的句式接连在一起来表达。这种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节奏感。‌
8、什么叫古偶句?
答:古偶句‌是指诗中的奇数句与相邻的偶数句,它们在意思上联系紧密,节奏性强。奇偶句的调型模式包括奇句调和偶句调两大类,偶句调不仅指对仗、对偶,还包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偶句调型相连的形式。‌
9、什么是马蹄律?
答:马蹄律‌是一种声律规则,最早起源于骈文,后广泛应用于骈文、多分句长联及骈赋、律赋隔句句式的句脚字平仄安排。其名称来源于马行走时“斜对角迈蹄”的特点,即“左前右后右前左后”的顺序,如果将左边比作“平”声,右边比作“仄”声,则形成“平仄仄平”的规律。‌
10、什么是乱?
答:乱放在赋文最后,起总结作用。
二、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请简答它的简介及主要代表作品。(百度了解即可)
答: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7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34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3-2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蜀学院辞赋基础班郭绍辉第2课作业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如:而俊/谐/四声,祛/八病。况赋者/雅/之列,颂/之俦。前分句有提引词,剩下即是三字单句对,就是壮句。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是四、六常式之一。如:四时/尽在,六义/无遗。文谐/宫律,言中/章句。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一般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如:酌遗风於三代,明变雅於一时。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答:壮句①不可有三平或三仄。②尽量不用虚词。③在一篇赋中用一至三次,不连用。④一般壮句前要辅以引发词语。⑤一般不宜开篇或段头使用,要用在紧张壮阔处。紧句①在开篇用紧句时可加可不加提引词。②换段、换内容时、换韵前面加提引词。③在一段中不宜连续使用。最多两骈。长句一般不在开篇使用,用在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不提倡用九字以上的长句。
5、隔句有几种?有什么特点?
答:隔句有六种。①轻隔,前四字后六字。②重隔,前六字后四字。③疏隔,前三字后五至八字。④密隔,前五字至八字,后六字至九字。⑤平隔,四个分句字数相等。前后或四字或五字至七字。⑥杂隔,前四字,后五、七、八字不限,或颠倒。
隔句特点:①单边都有两个分句,共4个句子,四个句子却是两两相对,由两组骈句组成。②四个分句句脚必须符合马蹄律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③四个分句中1跟3,2跟4相对,并且四句的意思相近或相对,但不是两两相对的分开体,而是四句意义相互连在一起的交互对偶。1、3为主,2、4为辅。④隔句必须有分号,即前两个分句和后两个分句之间要有“;”表示,因为它是骈句句式的标志。
6、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答:漫句即散句,不需对偶的句子,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
古偶句是漫句,因为不符合后来的骈句严格要求,辞赋界把它划为漫句。
7、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答:发语叫发语词,是文言文句首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引出下文的作用。送语叫送语词,者也、而已、哉之类。主要用在文章末尾,起感叹作用主要用在文赋中,律、骈赋及骈文不用。
8、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答:提引词就是用在壮句前面,提醒读者注意。其特点①提引词均为一些文言语气词,②提引词从一字到三四字的都有,四字以上的比较少。③提引词在骈句中的使用致使阅读节奏与词不同,要单独划分节奏。它的使用是赋文与诗词最明显的区别。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宋言(唐)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八字长句)。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六字长问)。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提引十紧句)。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六字长句)。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七字长句)。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提引十紧句)。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六字长句)。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提引十紧句)。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七字长句)。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提引十紧句)。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六字长句)。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提引十紧句)。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提引十六字长句)。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提引十紧句)。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六字长句)。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七字长句)。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提引十紧句)。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六字长句)。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提引十紧句)。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七字长句)。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散句)。
三、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 (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答:若夫,用在文章开头欲文之,引出下文。
夫其,表示要续述。
至如,顺承上述而续写下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7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34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3-2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蜀学院辞赋基础班彭中山第2课作业
一、下面是一篇赋文,请结合讲义完成下列作业:
1、什么叫壮句,试找2例说明之。(正确)
答: 1.什么是壮句?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例:   
(1)观夫/舒/明耀,丽/九华。
(2)所以/迈/前古,流/后芳。
(3)复若/九月/新,西风/满。
从以上三个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到,壮句的前一分句是五个字,后分句是三个字。因为五个字中,前两个字是提引词。撇开提引词,剩下就是三字单句对,这种骈句就是壮句。

2、什么叫紧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紧句就是四字单句对(正确)

(1)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滕王阁序)  
(2)遥襟/甫畅,逸兴/遄(chuán)飞。(滕王阁序)
(3)饮啄/必异,嬉游/每殊。(木鸡赋)

3、什么叫长句,试找2例说明之。
答:长句为一对五至十几字的单句对。如:(正确)

五字长句:
东门而浸稻,北谷而沤麻。
飞枪垒之间,拂车宫之处。

六字长句:
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
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

七字长句:
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
驯致已忘乎力制,积习渐通乎性能。
兽臣献伎于广廷,乐正举麾于层殿。

八字长句:
见京坻之流衍可期,睹稼穑之艰难有以。
泛草原而瑞露相鲜,动川上而荣光乱出。
惊被文而锦翼蔚矣,迷搴(qiān,拔取)木而花冠烂然。
块其形而与木无二,灰其心而顾鸡若是。

九字长句:
顺时设教而靡不获所,同律和声则尤至其何。
梯山航海者望之如,纳赆贡珍者府无虚日。(汉文帝却千里马赋)

十字长句:
远眺其原兮亦极之无极,近详其理兮固元之又元(天赋)

4、壮、紧、长三种句式使用时要注意哪些?(正确)

答:壮、紧、长三种句子的用法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常例为紧、长、隔以次相随,壮亦用在关窍处,不适合开篇或尾结。但长句有五、六、七字的,八、九字的,不要相连使用,应与其他句式交替使用。

5、隔句有几种?有什么特点?
答:隔句分为六种,分别是:轻隔、重隔、疏隔、密隔、平隔、杂隔。(正确)

隔句的特点
1)、单边都有两个分句,共4个句子:隔句由两联四句组成,之所以把它归类到骈句之中,第一,是古人这样划分流传下来。第二是因为它虽然是四句,却是两两相对,也就是说由两组骈句组成、这里的两两相对,并不是我们前面学过的骈句一样,随便凑两句就可以了。

2)、四个分句句脚必须符合马蹄律: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非此即彼;以上例句,非常清楚明白。

3)、隔句的四个分句中,(1)跟(3),(2)跟(4)相对,并且四句的意思相近或相对。它们并不是两两相对的分开体,而是四句意义相互连在一起的交互对偶。四句的基本规则是以(1)、(3)句为主,(2)、(4)句为辅。

4)、隔句必须有分号:隔句是在前两个分句和后两个分句之间要用“;”表示。在这里补充一点说明,辞赋是以一个骈句为单位组成的,骈句的标点一定要标的正确,因为它是骈句句式的标志。

6、什么叫漫句?古偶句是骈句还是漫句?
答:漫句,即散句,不需要对偶的句子,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
古偶句,因为不符合后来骈句的严格要求,辞赋界把它划为散句。也就是漫句 。
(正确)
7、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答:发语词是文言句首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古代称之为“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

“送语”,“者也”、“而已”、“哉”之类也。如:“岂如扣角匡坐,且悲歌于白水;寻山小住,止危途于翠屏而已哉”,这里的“而已哉”即为“送”语。送语主要用在文章末尾,起感叹作用,主要使用在文赋中。一般律赋、骈赋、骈文不用。
(正确)

8、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答:提引词的特点
①提引词均为一些文言语气词,或是由介、助、连、代词加“观”、“稽”之类的实词等而组成。如 : 观夫、若乃、若夫、又况、何况、至于、盖其、故、自可、自然、然、何期,何谓,安知,等等。后面还很多。
②提引词从一字到三四字的都有,当然,四字以上的也偶可见之,只是比较少。
③提引词在骈句中的使用致使阅读节奏与诗不同,要单独划分节奏。“提引词”的使用,是赋文与诗词最明显的区别。
(正确)
二、下面是一篇赋,请在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是哪种句式。
渔父辞剑赋(以“济人之急,取利诚非”为韵)
宋言(唐)
彼子胥兮亡命江湄,赖渔父兮停桡(ráo)在兹(八字长句)。既横流而济矣,因解剑以酬之(六字长句)。厚意殷勤,何惜千金之器;高情特达,竟陈三让之辞(轻隔)。稽其去国无途,迷津独立(紧句)。前临积水之阻,后有追兵之急(六字长句)。踌蹰而鹤发相哀,顾盼而渔舟可入(七字长句)。忧心尽展,凭刳(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木以何虞;渡口虽遥,挂轻帆而已及(轻隔句)。
繇(yáo,古同“由”)是拂拭青萍,披陈素诚(紧句)。念险难以知我,顾提携而赐卿(六字长句)。拔三尺之荧荧,波间电落;横七星之凛凛,掌上风生(重隔句)。叟乃莞尔兴言,搘zhī(同支)颐话志(紧句)。本期浩淼以排难,讵(jù,岂、怎)可怆惶而徇利(七字长句)。酬仁报惠,诚多公子之心;害义伤廉,且异老夫之意(轻隔)。
况乎楚令方急,严刑且陈(紧句)。尽索奔亡之党,先诛隐匿之人(六字长句)。若以爵禄为念,荣华是亲(紧句)。则械尔躬而赴国,持尔剑以防身(六字长句)。整棹西归,自受执圭之赏;论功北面,宁亡切玉之珍(轻隔)。盖由恻隐为心,艰危是济(紧句)。方图散发之乐,岂假吹毛之锐(六字长句)。情高而俗虑难量,语罢而鸣桹(láng,船舷赶鱼入网木棍)忽逝(七字长句)。连环吐月,空临玉匣之间;一叶乘风,渐入寒烟之际(轻隔)。
岂不以识达精微,言穷是非(紧句)。弃霜刃以长往,弄云涛而不归(六字长句)。寂寞岩烟,沉东流之渺渺;凄凉浦树,含落日以依依(轻隔)。异乎义立一朝,名超万古(紧句)。决云之异状徒逞,皎日之深诚不取(七字长句)。则知美范蠡(越国军事家)而述鲁连(齐国合纵家),信斯人之可伍(漫句)。

三、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
(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
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
  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山鸡学舞,向宝镜而知归。皆羽毛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 (wán,细的丝织品)质,彩夺缯(zēng,丝织品)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傥(同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答:A、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若夫:起始作用。
  B、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夫其:连贯作用。
  C、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筐之可依;至如:换向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3 03: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