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5-2-26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辛勤 于 2025-2-27 19:58 编辑
《巴蜀辞赋学院》辞赋培训班第一课作业
完成作业名单:张倩侬、彭中山、龚循泽、郭绍辉、李娥枝
1、张倩侬第一课作业
一、请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辞赋?
答: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起源于战国时代,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文学为辞赋。
2、辞赋有什么特点?
答:赋就是诗赋,所谓不歌而诵,就是不配乐曲歌唱的一种口头诵读的形式,只能朗诵而不能歌唱。
①辞赋文体方面的特点:赋体文实为最自由的韵文体,排偶、藻饰和用典是赋的最大特点。
②辞赋句式方面的特点:辞赋的句式比较多,赋句中最重要的和最基础的句式就是骈句,骈句是一切赋文组成中不可或缺的句式。骈句就是偶句,主要以四言、六言为主并且也夹杂着五七八九句式,还有漫句,漫句即散句,骈句、漫句和发语送语等合织而成赋句。辞赋句式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骈句字数超过四个字以上就得加虚词。
③赋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3、简述辞赋的流变的过程?
答:辞赋从战国时代萌生,历经汉唐长达千余年的演化和繁盛,在各个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①骚体诗:骚体诗是汉赋中的一类,它是从楚辞中发展而成,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形式上属于骚体。
②汉赋:汉赋是在战国两汉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汉代是辞赋发展的繁荣时期。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以四言六言为主。
③诗赋:诗赋乃体制类诗之赋,意思是诗和赋。是访“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
④俗赋:在语言方面则注重铺采摛文。
⑤骈赋:又称俳赋,是古代中国文学特有的一种文言文体。骈即对偶的意思,其特点是通篇基本上对仗,两句成联,句式灵活。
⑥律赋:有一定格律的赋体和其音韵谐和,对偶工整,于音律押韵都有严格规定。
⑦文赋源于楚辞汉赋。
4、什么叫骈句?
答: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
5、什么叫散句?
答:散句则是相对于拼句而言,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不对偶,不要求押韵的句子为散句又叫漫句。
6、什么叫对偶?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对”是以一种应答的关系,运用了对偶修辞的文句就是偶句,也就是骈句。
7、什么叫排偶?
答:排偶=排比十对偶。字数相同,不避同字,不拘平仄,是修辞学界提出的一种既有排比又是对偶的一种修辞手法。排比是指三个以上句型相同,句意相近的句子连续使用,是实现铺陈的手法之一。
8、什么叫古偶句?
答:在偶句中,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再深,有龙则灵”。这个句子虚词除外,在相应的位置出现了“不”.“在”.“有”等相同的字,这种特色形成的对偶句叫古偶句。古偶句的主要特点就是在对句的同一位置用相同的字。
9、什么是马蹄律?
答:马行走时,其特点是“斜对角迈蹄”。即左前蹄向前时,其右后蹄亦随之向前。简单地说就是“左前右后”,这样的规律如将左边比“平”音,右边比作“仄”声即成〝平仄仄平”。同理如先以右蹄迈出,即成“仄平平仄”,这就是马蹄律的声律规则。
10、什么是乱?
答:赋后往往有“乱”,乱为赋中最后一节起总结作用。
二、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请简答它的简介及主要代表作品。(百度了解即可)
答:屈原约公元前340年一公元前278年,芈姓,屈的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政治家。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被誉为“楚辞之祖”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代表作:九歌11篇,九章九篇,离骚,天问和招魂各一篇。
2、彭中山交第一讲作业:
一、请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辞赋?
答:辞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起源于战国时代。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辞赋盛于汉,故世称汉赋。辞为文体之名,犹之。
2、辞赋有什么特点?
答: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艺概•赋概》所说:“赋起于情事杂沓,诗不能驭,故为赋以铺陈之,斯于千态万状,层见叠出者,吐无不畅,畅而无竭”。
赋只能朗诵而不能歌唱。赋在诵读的时候,抑扬高下铿锵有力之声调是其主要的特点。
A、辞赋文体方面的特点
赋体文实为最自由的韵文体,排偶、藻饰和用典是赋的最大特征。
南北朝刘勰xié在《文心雕龙•诠赋》中又曰:“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摛:1、舒展;散布;2. 铺陈)。“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丽词雅义,符采相胜,如丝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文虽新而有质,色虽糅而有本,此立赋之大体也。”如丝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这句话,用我们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来讲就是高大上,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B、辞赋句式方面的特点
辞赋的句式比较多,赋句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句式就是骈句,骈句是一切赋文组成中不可或缺的句式 (文赋除外),是我们初级赋学中的重中之重,骈句就是偶句,主要以四言、六言为主,并且也夹杂五七八九言句式。除骈句外,还有漫句,漫句即散句。骈句、漫句和发语、送语等,合织而成赋句。
骈句就是偶句,主要以四言、六言为主,并且也夹杂五七八九言句式。除骈句外,还有漫句,漫句即散句。骈句、漫句和发语、送语等,合织而成赋句。
辞赋句式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骈句的字数超过4个字以上,就得加上虚词。虚词和发送语是区别诗味,词味,体现赋味的重要因素。
辞赋句式第三个特点就是领字的运用。(咱们知道联、词都会大量使用领字,而赋文一样会使用领字)
C、辞赋篇幅和内容方面的特点
赋文不拘字数,少则几十字,多则上千字。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D、辞赋用韵方面的特点
押韵是辞赋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辞赋的用韵,有的是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是无规律押韵(主要指文赋),比较自由。由于赋的篇幅较长,往往要换韵,换韵一般是与内容段落相一致的。关于骈律赋用韵的问题,后面会做详细的介绍。
概括地讲,辞赋的特点是:词藻华美、对偶形式多变、用典和用韵讲究,是一种特殊的古代美学形式。
3、简述辞赋的流变的过程?
答: 辞赋从战国时代萌生,历经汉唐间长达千余年的演化和繁盛,在元明两代虽有所衰落,但其发展始终没有停止,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明代徐师曾评论前代辞赋的发展,就以为由“古赋”而“骈赋”,进而“律赋”,最后演化为“文赋”。(骚体赋、汉赋、诗赋、俗赋、骈赋、律赋、文赋。)总结辞赋流变的过程:
古赋(汉代及其以前)--骈赋(魏晋南北朝)--律赋(唐朝)--文赋(宋朝,主要是由欧阳修和苏轼倡导)
4、什么叫骈句?
答: 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
5、什么叫散句?
答: 散句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不对偶、不要求押韵的句子为散句,散句又叫漫句。
6、什么叫对偶?
答: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对”是以一种应答,就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他们在结构,内容,行文,字数等方面是一种应答的关系;“偶”就是意义上有关联。字数应答,意思应答这个很容易理解,结构应答是指的什么呢?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复句对复句。古代虽没有这些语法术语,也没有偶句这个概念的全面而清晰的定义,但事实上却是这样做的。
7、什么叫排偶?
答: 排偶=排比+对偶。字数相同,不避同字,不拘平仄,是修辞学界提出的一种既有排比又是对偶的一种修辞手法。排比是指三个以上句型相同句意相近的句子连续使用,是实现铺陈的手法之一。如果只有两个句型相同句意相近的句子,那往往是对仗或骈偶,而不能叫排比。
8、什么叫古偶句?
答: 在偶句中,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句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个句子,虚词除外,在相应的位置上出现了“不”“在”“有”等相同的字,这种特色形式的对偶句,叫古偶句。古偶句主要的特点就是在对句的同一位置用相同的字。
如:
因五行以修五事,由五常以厚五德,
正五刑以去五虐,繁五稼以除五贼。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什么是马蹄律?
答: 马行走时,其特点是“斜对角迈蹄”。即如果左前蹄向前时,其右后蹄亦随之向前,然后,右前蹄向前,随之左后蹄向前,如此循环往复。出蹄的先后顺序是左前蹄,右后蹄,右前蹄,左后蹄。简单点说,就是“左前右后右前左后”这样的一个规律,如果我们将左边比作“平”声,右边比作“仄”声,即成“平仄仄平”。同理,如先以右蹄迈出,即成“仄平平仄”,这就是马蹄律的声律规则。
10、什么是乱?
答: 赋后往往有“乱”,乱为赋中最后一节,起总结的作用。
二、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请简答它的简介及主要代表作品。(百度了解即可)
答: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3、龚循泽交辞赋的第一讲作业
1什么叫辞赋?
答:他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体裁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2辞赋有什么特点?
辞赋的特点是铺彩摛文,体物写景,借以景抒情
铺陈是对事物方方面面的详细描绘与陈述。
3、简述辞赋的流变过程
答:古赋、汉赋以前,骈赋(魏晋、南北朝)→律赋(唐朝)→文赋(宋朝)主要是欧阳修和苏轼倡导的。
4、什么叫骈句?
答"骈句是指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同的两句话。
5、什么叫散句?
散句则是相对骈句如言的,也就是说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散句也称为漫句。
6、什么样叫对偶?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对”是以一种应答的形势,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他们的结构内容行文',字数都是一种应称的关系。偶就是意上有关联,字数应答、意思应答这个很容易理解。即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复句对复句 。古代虽无这些语法的术语,也没偶句这个概念而全面清晰定意。但事实上都是按这样做的。
7、什么叫排偶?
排偶就是排比加对偶。字数相同:不拘仄平,不避同字,是修辞学界提出的一种既有排比,又有对偶的一种修辞手法。排比要三个以上句型相同,句意相近的连续使用,是实行铺陈的手法之一。如只有两个句型相同句意相近的,那往往是,对仗或骈偶,即不能叫他为排偶。
8. 什么叫古偶句
句中,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句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个句子,虚词除外,在相应的位置上出现了“不”“在”“有”等相同的字,这种特色形式的对偶句,叫古偶句。古偶句主要的特点就是在对句的同一位置用相同的字。
如:因五行以修五事,由五常以厚五德,
正五刑以去五虐,繁五稼以除五贼。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什么是马蹄律?
答: 马行走时,其特点是“斜对角迈蹄”。即如果左前蹄向前时,其右后蹄亦随之向前,然后,右前蹄向前,随之左后蹄向前,如此循环往复。出蹄的先后顺序是左前蹄,右后蹄,右前蹄,左后蹄。简单点说,就是“左前右后右前左后”这样的一个规律,如果我们将左边比作“平”声,右边比作“仄”声,即成“平仄仄平”。同理,如先以右蹄迈出,即成“仄平平仄”,这就是马蹄律的声律规则。
10、什么是乱?
答: 赋后往往有“乱”,乱为赋中最后一节,起总结的作用。
二、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请简答它的简介及主要代表作品。(百度了解即可)
答: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4、郭绍辉辞赋基础班第1讲作业
一、请简明回答下面问题
1、什么叫辞赋?
答:辞赋是中国古代一种文学体裁,起源战国,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盛于汉,故称汉赋。类似于散文诗,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一般都用韵。分骚赋、散赋,骈赋、律赋、文赋五种。
2、辞赋有什么特点?
答:赋只能朗诵而不能歌唱,(1)文体方面实为最自由的韵文体,排偶、藻饰和用典是赋的最大特点。(2)句式较多,最重要和最基础的是骈句。是一切赋文组成不可缺少的句式。骈句就是偶句,主要以四言六言为主,也夹杂着5、7、8、9言句式。还有漫句,即散句。骈句、漫句和发语、送语等合织而成的赋句?骈句字数超过4字以上,就得加虚词。虚词和发送语是区别诗味和词味、体现赋味的重要因素。还有领字的运用。(3)辞赋不拘字数,少则几十字,多则上千字。内容则重于“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写景,借景抒情。对事物或现象的各方面作周详的描绘陈述。(4)用韵,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无规律押韵,比较自由,篇幅长要换韵,一般换韵与内容段落相一致。
3、简速辞赋的流变过程
答:从战国萌生,历经汉唐长达千余年。演化和繁盛,在元明虽有衰落,但发展没有停止,各由其风貌。古赋(汉代及以前),骈赋(魏晋南北朝),律赋(唐朝),文赋(宋朝主要由欧阳修和苏轼倡导)。
4、什么叫骈句:答:骈句指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律诗中的偶遇相似,只是不像对偶那样在音律上有严格的要求,骈句是逐渐工整起来的,初期的骈句,一般只要能对就行,不避同字对,不十分讲究工整,后期则力求避免同字对,力求工整精巧。
5、什么叫散句:答:散句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不对偶不要求押韵的句子为散句,又叫漫句。
6、什么叫对偶?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对”是以一种应答。就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他们在结构、内容、行文、字数等方面是一种应答关系。运用对偶修辞格的文句就是偶句,也就是骈句。
7、什么叫排偶?答:字数相同,不避同字,不拘平仄是修辞学界,提出的一种既有排比又是对偶的一种修辞手法。排偶句式形式整齐,富有节奏,
但结构、字数等均可变化,不像律诗中的对偶句那样要求,字数相同,排斥同字相对,也不要求符合“对”、“粘”、“替”。给人整齐匀称又富有变化的美感,收到反复强调增加语势的表达效果。
8、什么是古偶剧?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个句子,虚词除外,在相应的位置上出现了“不”、“在”、“有”等相同的字。这种特色形式的对偶句叫古偶句。
9、什么是马蹄律?答:马行走时,其特点是斜对角迈蹄。如果将左边比作平声,右边比作仄声。如果先迈左蹄,即成“平仄仄平”。同理如果先迈右蹄即成“仄平平仄”,这就是马蹄声律规则。
10、什么是乱?答:乱为赋中最后一节起总结的作用。
二、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请简答他的简介及主要代表作品
答:屈原出生于楚国秭归,少年时受良好的教育志向远大。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主张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被流放,自沉于汨罗江而殉国。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5、李娥枝
辞赋基础班第1讲作业
一、请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辞赋?
答:辞赋是古代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代,盛行于汉代,讲求文采、韵律和声调之美。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辞赋以抒情为主,注重排比铺陈,常以四、六字句为主,追求骈偶和声律谐协。
2、辞赋有什么特点?
答:辞赋在历史上经历了多种形式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形式:骚赋、古赋、骈赋和文赋。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1)、辞赋文体方面的特点
赋体文实为最自由的韵文体,排偶、藻饰和用典是赋的最大特征。
南北朝刘勰xié在《文心雕龙•诠赋》中又曰:“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摛:1、舒展;散布;2. 铺陈)。“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丽词雅义,符采相胜,如丝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文虽新而有质,色虽糅而有本,此立赋之大体也。”如丝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这句话,用我们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来讲就是高大上,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2)、辞赋句式方面的特点
辞赋的句式比较多,赋句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句式就是骈句,骈句是一切赋文组成中不可或缺的句式 (文赋除外),是我们初级赋学中的重中之重,骈句就是偶句,主要以四言、六言为主,并且也夹杂五七八九言句式。除骈句外,还有漫句,漫句即散句。骈句、漫句和发语、送语等,合织而成赋句。
骈句就是偶句,主要以四言、六言为主,并且也夹杂五七八九言句式。除骈句外,还有漫句,漫句即散句。骈句、漫句和发语、送语等,合织而成赋句。
(3)、辞赋句式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骈句的字数超过4个字以上,就得加上虚词。虚词和发送语是区别诗味,词味,体现赋味的重要因素。
辞赋句式第三个特点就是领字的运用。(咱们知道联、词都会大量使用领字,而赋文一样会使用领字)
(4)、辞赋篇幅和内容方面的特点
赋文不拘字数,少则几十字,多则上千字。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5)、辞赋用韵方面的特点
押韵是辞赋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辞赋的用韵,有的是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是无规律押韵(主要指文赋),比较自由。由于赋的篇幅较长,往往要换韵,换韵一般是与内容段落相一致的。
3、简述辞赋的流变的过程?
答: 辞赋从战国时代萌生,历经汉唐间长达千余年的演化和繁盛,在元明两代虽有所衰落,但其发展始终没有停止,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明代徐师曾评论前代辞赋的发展,就以为由“古赋”而“骈赋”,进而“律赋”,最后演化为“文赋”。(骚体赋、汉赋、诗赋、俗赋、骈赋、律赋、文赋。)
汉代及其以前)--骈赋(魏晋南北朝)--律赋(唐朝)--文赋(宋朝,主要是由欧阳修和苏轼倡导)
4、什么叫骈句?
答:指对偶句。骈句是一种讲求对仗的艺术,它要求文字的对偶,重视声韵的和谐。
5、什么叫散句?
答:指不押韵或不对偶的诗文句。
6、什么叫对偶?
答:对偶句是一种在文学创作和语言表达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句子结构对称、内容相对的方式,达到强化语义、增进节奏感的效果。对偶句由两个在形式和意义上都相互匹配的句子或词组组成,它们可以是相同的句式,也可以是相近的句式,只要在语言的对比和协调中形成一种美感。
7、什么叫排偶?
答:排偶是指文章词语文句排比对偶的一种修辞手法。具体来说,排偶是通过将范围相同、性质相近的事物,采用结构相同或相类似的句式接连在一起来表达。这种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节奏感。
8、什么叫古偶句?
答:古偶句是指诗中的奇数句与相邻的偶数句,它们在意思上联系紧密,节奏性强。奇偶句的调型模式包括奇句调和偶句调两大类,偶句调不仅指对仗、对偶,还包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偶句调型相连的形式。
9、什么是马蹄律?
答:马蹄律是一种声律规则,最早起源于骈文,后广泛应用于骈文、多分句长联及骈赋、律赋隔句句式的句脚字平仄安排。其名称来源于马行走时“斜对角迈蹄”的特点,即“左前右后右前左后”的顺序,如果将左边比作“平”声,右边比作“仄”声,则形成“平仄仄平”的规律。
10、什么是乱?
答:乱放在赋文最后,起总结作用。
二、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请简答它的简介及主要代表作品。(百度了解即可)
答: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