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王维禅诗二首蠡测

[复制链接]

545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30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7-2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刻的矛盾和激烈的冲突,需要伟大的心灵、伟大的胸襟、伟大的气魄去承当,王维作为一名文人,他过于脆弱,过于纤细,过于敏感。在有唐一代由盛而衰的剧烈动荡的时代,他那文弱的心灵无法担当一系列强烈的矛盾冲突,他退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30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7-2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维并不是一头扎进般若海中,去追求香花天乐的琉璃世界,他只是无奈,感到人生太渺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30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7-2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本位文化始终是以人为根本,是人的文化。所以儒家始终处于中国文化之本位,而道家处于辅位。儒家之仁,道家之道,为佛教中国化提供了前提和条件,提供了大乘佛法弘扬的根机,从这个意义上说,又是儒家、道家融合了佛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30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7-3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三教渐趋合一而没有合一的时代,王维他毕竟还是一个儒士,他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僧侣!他只能是一个具有浓厚宗教情怀的儒士,一个混合体。这是中国文化史为他设定的身份,不是后世哪一位学者可以独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30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7-3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现实生活中既质朴又思想光华,既想忘情而又多情,身居高位而又痛苦半生,且出入于儒释两门的矛盾体——王维,他的身上有着太多的不和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30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7-3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总体思想并不是像佛家的水穷云起,随缘任运那样自然流畅,他的那些为人称道的禅机之作,只是他的个人追求罢了,至于他是否得到,“风月无今古,情怀自浅深”,恐怕只有他个人知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42

回帖

3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4
发表于 2024-7-4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说王维是唐代诗人中与佛教关系最亲密的一位。王维少年时代就与佛教接触,九岁之前,其母已是普寂的俗家弟子,他也就开始受到家庭佛教氛围的感染了。《哭祖六自虚》一诗下面有注曰“时年十八。”诗中所记载是十八岁也即开元六年(718年)之前的事迹。“南山俱隐逸,东洛类神仙”,南山即终南山,当时北宗神秀弟子义福正住於彼山之化感寺,其时求道者纷纷,作为隐沦之辈的王维,与义福有所接触是有可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42

回帖

3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4
发表于 2024-7-4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维最初是信奉北宗的,与神会的相会是他生平中与禅宗相关的一大事件,抑或可以说是一大转折。王维与神会的相会,以往完全不为人所知,只是在敦煌文献中有关神会的材料公布之后,人们才得悉其间始末。由于与神会的相会,王维听闻南宗禅的见解,非常之惊讶,据禅宗方面的记载,神会门人刘相倩:
于南阳郡,见侍御史王维,在临湍驿中屈神会和上及同寺惠澄禅师,语经数日,于时王侍御史问和上言:“若为修道解脱?”答曰:“众生本自心净。若更欲起心有修,即是妄心,不可得解脱。”王侍御史惊愕云:“大奇!曾闻诸大德,皆未有作如此说。”乃为寇太守、张别驾,袁司马等曰:“此南阳郡有好大德,有佛法甚不可思议。”
  在这之前王维所实践的大抵是重修习的一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42

回帖

3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4
发表于 2024-7-4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之风 于 2024-7-4 09:28 编辑

王维与佛教诸宗的关系,今天大致可以案查,其中自然以与禅宗关系最为要紧。而在王维的早年,无疑是受北宗禅的影响最大。神秀正是在诗人诞生的大足元年(701年)受诏入都的,当时已经年过九十,于是普寂就担任了统其僧众的职责,而王维母亲很快就成为普寂虔诚的在家弟子,很有可能王维在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隐居嵩山的时候,由于其弟王缙之学于普寂而有向他问法的机缘。至于神秀的另一位大弟子义福,王维与他的接触或许更早,在王维十八岁之前隐居终南山时就有了请谒的机会。王维与南宗的接触,当以在南阳郡与神会的论法最早亦最为重要。这以后王维与南宗一脉有了往还。可见王维不只是简单地在学佛,而是深有渊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42

回帖

3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4
发表于 2024-7-4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看看他的诗作吧。
在他的诗作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有关宴坐禅定经验的写照。
谷静唯松响,山深无鸟声。----
誓陪清梵末,端坐学无生。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欲知除老病,惟有学无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在南北禅宗对于禅坐的不同态度这一点上,王维倾向于北宗而与南宗的主张有异。北宗对于禅定始终持肯定态度,而在南宗看来,完全没有必要,他们强调的是对于自性清净的顿悟、定慧等。王维诗中所表现的最为突出的佛教经验是坐禅,这属于传统北宗的禅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3 13: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