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以史证易”与杨万里诗歌意象选择

[复制链接]

545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9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6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理学家探寻“天理”、“天道”成为易学中的主流,但在四库馆臣看来,没有追随当时易学主流的杨万里易学,也以“参证史事”、“以史证易”而自具特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9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6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程颐易学为参照,二者区别在于:一个是追求形而上之道,一个是追求形而下之器;一是走向超验的天理,一是走向经验的历史,一是走向抽象,一是走向具体实用。杨万里易学“以史证易”的方法透露出其思想中对具体、特殊的重视,而非程颐的对一般、抽象的重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9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6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杨万里是宋诗史上关键性的转折人物,这种转折的标志之一便是意象类型的转变。胡晓明认为,和唐诗相比,宋诗中的人文意象的数量远远大于自然意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9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6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看待诗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方面,宋诗学中明显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以黄庭坚为代表的观点,虽然也偶尔谈及“江山之助”的话题,但常常是作为“博极群书”的附庸顺便提及……另一种是以杨万里为代表的观点,极力强调诗源于人对外界的体验,主张亲近大自然,从中获取灵感和诗材,反对闭居书斋。或者可以说,一种倾向于提倡从书本中“补假”,另一种倾向于提倡从自然中“直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9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6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杨万里的诗歌题材与意象的特点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看,一是从人文意象到自然意象,二是从泛称意象到特称意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9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6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文意象与自然意象的区别在于,人文意象多抽象,而自然意象多具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9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6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平生刺头钻故纸,晚知此道无多子。
从渠散漫汗牛书,笑倚江枫弄江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9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6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山态总成奇。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9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6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的“兴”正是指的一种来自“天”的自然直接的生命感触,是“直寻”的创作。而“赓和”更多的来自别人文字的触发,与真实自然终隔一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9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9-6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论黄庭坚所谓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到底意谓什么,但其重视参悟前人的作品的倾向是很明显的。参悟前人的作品,会使得诗歌意象戴上一种“前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1 16: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