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李贺部分七古中的“断片”现象及其内在脉理

[复制链接]

546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0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鲍照在确立了七言双句成行的意识之后,将句句韵变成隔句韵,此后形成了七言诗隔句韵和句句韵长期并存的局面。梁陈歌行的兴起,使七言的抒情结构极大扩张,并由上下相承互补的双句诗行进一步朝两句重复一意的方向发展,大量的重叠复沓句式造成了极尽铺陈的七言歌行大篇。在句式上也进一步强化了偶句之间的一意贯穿。为了促进七言句意的勾连,鲍照已经在句头上增加了很多双音节的虚词,到陈隋初唐时期更讲究七言句后三字对偶的意贯,再加上顶针、排比、叠字、回文、复沓递进句式等各种字贯,更增强了累累如贯珠的流畅声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0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的七言歌诗虽然也有脉络跳跃变化的特点,却主要表现为抒情节奏的起落跌宕,并无句意之间的断续甚至割裂。韩愈以其对杜甫七古的理解,着重拓展“行”诗和无歌行题七古的叙述和议论功能,发展了全部以单行散句联缀成篇的结构。为此他强化了七古句意之间的联系,使诗行的承接更接近散文式的语法逻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0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贺的七古多用乐府歌行题,也同样以全篇单行散句为主。但与韩愈加大句意承接密度的做法恰好相反,他所追求的是句意之间的疏离,这与他的七古多为抒情,很少用于叙述和议论有关。而且李贺在部分七古中将连接句脉的语词尽可能省略,几乎不用连接词和虚词,也不考虑上下句语气的照应。这样做的效果是更进一步强化了各单行散句的独立性,增加了句与句之间的跳跃跨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0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利用早期七古曾经各句独立成行的特点,使之产生律诗般含蓄凝练的效果,便成为李贺探索的方向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0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则切断七律和歌行的亲缘关系,恢复早期七言单句成行、一句一意的特性,加大句行之间的跳跃性,使全诗的意脉隐藏在句、联的多种复杂的组合关系中,从而突出了七律独特的体式优势。李贺较多采用乐府风味的八句体七古,对句意之间的跳跃跨度进行探底,或与杜甫七律的影响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38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6838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6-7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耐品,彰显功力。赏学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2 13: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