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黄庭坚诗歌形式观的再探讨

[复制链接]

546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0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14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将前人句子巧妙地化入自己的诗词之中,但并不显得十分突兀,其基本原则恰是声律和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0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14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形式符合律吕是黄庭坚实现诗之美的前提条件,其最根本的指向是,通过合律实现其自然、老朴的诗美理想。因此从音乐层面来分析黄庭坚诗歌的理论和创作,才能够真正找到其对“巧于斧斤者”的鄙夷根据,才可以进一步解释黄庭坚一方面重视诗律形式,另一方面又不限于诗律的矛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0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14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现实状况形成了音乐文学“尚技”的特点;就乐论的形式化而言,是伴随音乐的“尚技”风尚而产生的。宋代乐论不再单纯从形而上的层面阐发义理,而是更多从声音、律吕、节奏、乐器等方面论述,表现出对现实层面“声容”的重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0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14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庭坚从重视“格律”到重视“律吕”的转变确实与时代音乐以及乐论的实际状况密切相关。对格律的重视使其在诗歌形式方面独树一帜,而最终发展为对律吕的重视则使其诗歌形式真正具有了更为圆熟的审美属性。这种审美效果一方面是其自身创作境界的提升,另一方面则与整个时代的“平淡”之美的追求相得益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387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73534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9-15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景交融,诗意盎然。点赞学习,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8 04: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