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黄庭坚诗歌形式观的再探讨

[复制链接]

546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0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14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诗歌由前期的苦涩因袭,带有一定的模式化,变为后期的自然老朴,内容以清新刚健为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0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14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早期其所重视的诗歌形式是外在“格律”的话,那么,此时黄庭坚对诗歌形式的关注点已由“格律”转为“律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0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14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律吕最初是一种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种、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吕”。后世则泛指乐律或音律,属于音乐领域的概念,宋代便是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0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14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庭坚这种形式观的转变,也是其诗学思想乃至诗歌气象由狭义向广义的重要拓展,由关注局部形式向更具广度的整体形式拓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0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14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庭坚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亦重视“律吕”、“干羽”等形式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0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14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一方面主张“宁律不谐,而不使句弱;用字不工,不使语俗。”指出秦少游诗歌创作的弊端在于“恨工在遣辞,病在骨气”,对雕聩满目的文风嗤之以鼻。另一方面,黄庭坚认为诗歌创作中的“不烦绳削而自合”的“合”的境界最终应该指向音声层面的悦耳动听,所以他才说“要须茂其根本,深其渊源,以身为度,以声为律,不加开凿之功,而自闳深矣。”其中“以声为律”即用自然音声的标准衡量诗歌是否合律,是黄庭坚这段话的关键与精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0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14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庭坚对“遣词”的不满,以及对“以声为律”的尊奉,又一次证实了他所主张的形式层面的“合律”,当为声律、律吕,而绝非一般的格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0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14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诗歌自然声律的追求是一种对平淡之美的追求,也是黄庭坚诗风渐趋于老境之美的标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0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14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庭坚后期诗学之“老朴”恰是对这种传统的一种皈依,以追求合乎人们审美习惯的自然音响为诗歌的最高形式标准。黄庭坚的这种特点在宋代文坛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继承了梅尧臣、欧阳修、苏轼以来的平淡旨趣,一方面则为江西后学树立了标准,只不过江西后学限于学力很难承其余续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60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14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乐天诗歌一方面表现语言层面的明白晓畅,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对诗歌格律乃至音乐之律吕的重视,具有一种雅俗融通的美感。这恰恰是山谷,尤其是其谪居黔南以后推崇乐天的重要原因。相应的,其自己的诗歌美学也得以建构完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8 04: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