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杜甫赠别诗的规谏精神及其意义

[复制链接]

546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9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5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子美古道热肠,他对友人总是倾注一腔热忱。杜诗中既有对朋友为人处事的劝告,也有对朋友不幸命运的安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9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5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对严武和章彝的讽谏并非讽刺或斥责,而是善意的规劝。杜甫自许为其“诤友”、“畏友”,发自肺腑地希望朋友能领悟自己的苦心,勤于改过,忠于王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9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5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在政治上没有实现理想,所以时常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友人身上,这也是一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的变相体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9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5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杜诗中的“朋友相规之义”无论表达方式为何,其主旨除了朋友之间互道珍重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将忠君爱国、及时作为的政治理想寄托于友人。无论正面的劝勉还是反面的讽谏,都重在“义”,这既是为友之义,更是为臣之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9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5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赠别诗“相勉之词”的思想源头为上古的《书》、《诗》等经典,其直接来源则是《文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9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5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面,在思想上,杜诗中的“相勉之词”受到《文选》“劝励诗”精神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9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5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面他为国之大义奋不顾身,直言进谏,无论是严武还是肃宗,他都毫不畏惧,责以大义;另一方面他是真心想劝人助人,在所作诗中流露出的真诚、热忱和耿直,仿佛老成人的苦口婆心的劝说。这些都可以从韦孟的《讽谏》、《在邹》诗中找到影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9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5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杜诗“相勉之词”的直接来源则是“苏李诗”。“苏李诗”的影响包括形式和内容两方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9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5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对“苏李诗”如此推崇,其作品中出现的“相勉之词”应当是对“苏李诗”模仿借鉴的结果。严羽在论述“古人赠答,多相勉之词”时,先后列举苏武、李陵和杜甫,正是看到了杜甫对“苏李诗”的模仿和继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49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5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一,杜诗规谏精神提高了其诗的格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7 21: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