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一缕阳光

赋及律赋的起源与发展

[复制链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5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唐以后士人多习律赋,颇有名家,如白居易兄弟及王起等,晚唐黄滔更精此道,都有不少律赋传世,但佳作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5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致说来,律赋格律形成于唐文宗大和年间,一般以四言二句八字为韵立意,八韵要求依次四平四仄。到宋太宗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诏令试进士律赋,都以八字四平四仄依次为韵。其后虽不严格遵循,但大体依此为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5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是律赋的发展期,宋代科举考诗赋,所以一般的文学家也都从事于律赋的写作,如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都有律赋流传。到南宋后,作法越来越繁密,出现许多律赋的选本和专讲律赋格律作法的书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5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淳祐元年的《声律关键》,虽不免兔园册子之讥,但毕竟保留了当日律赋的一些片段及关于律赋的修辞要求。金代的科举也沿用了律赋,但成就不高,名家更寥寥。元代、明代不以律赋考试,所作的就很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5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代是律赋的高峰,无论数量上还是成就上都远远超越前代。有清一代,律赋名家辈出。律赋名家往往也是以才情学识见长的诗人学者,如毛奇龄、尤侗、吴锡麒、袁枚、齐召南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朴学的枯燥似乎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律赋的创作,诗文与律赋在他们身上反倒显得相得益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5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代的律赋作品专辑、选本和评点都很多,如卷帙浩繁的《赋海大观》《历代赋汇》《分类赋学》等,相当一部分都是清人的作品。顾炎武《日知录》认为,在没有更合适考试文体之前,“姑用唐宋赋韵之法,犹可以杜节抄剽盗之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5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盖题可拟而韵不可必,文之工拙犹其所自作,必不至于以他人之文抄誊一过而中式者矣,其表题专出唐宋,策题兼问古今,人自不得不读《通鉴》矣”。(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6 17: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