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8|回复: 16

赋及律赋的起源与发展

[复制链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5
发表于 2021-11-16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赋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 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

“赋”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赋”字用为文体的第一人,应推司马迁。在汉文帝时“诗”已设立博士,成为经学。在这种背景下,称屈原的作品为诗是极不合适的。但屈原的作品,又往往只可诵读而不能歌唱,若用“歌”称也名不正言不顺。于是,司马迁就选择“辞”与“赋”这两个名称。不过,他还是倾向于把屈原的作品以“辞”来命名,这是由于屈原的作品富于文采之故。而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称为“赋”。这就是辞赋的由来。真正把自己作品称为赋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马相如。而后,到西汉末年,文人们就常以“赋”名篇自己的作品了。

赋从诗中分离出来,主要是由于最初的诗词曲都能歌唱,而赋却不能歌唱,只能朗诵。它外形似散文,内部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边缘文体。但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
赋是汉代远承《诗经》赋颂传统,近接《楚辞》,兼收战国纵横之文铺张恣意之风和先秦诸子作品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最后综合而成的一种新文体。从汉至唐初这段时期,赋近于诗而远于文。
从主题上看:楚辞体作品主题较为单一,多为“悲士不遇”。
从形式上看:赋的形式也比较固定,都是仿效屈原作品体式,像屈原那样书写自己的不幸与愁思。屈原的《招魂》全篇的铺张夸饰,对汉大赋的影响较大。赋自诞生之日便带有浓厚的文人气息,这就是受楚辞影响极深的原因。骚体赋,多采用楚辞的“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也常继用了楚辞的“引类譬喻”手法。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5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汉赋继承了《楚辞》形式上一些特点,讲究文采,韵律和节奏,又吸收了战国纵横家铺张的手法,内容上着力“体物”,也注意到“写志”,即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此外,趋于散文化,经常使用排比,对偶的整齐句法,既自由又严谨,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5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赋与诗的盘根错节、互相影响,从“赋”字的形成就已开始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更出现了诗、赋合流的现象。但诗与赋毕竟是两种文体,一般来说,诗大多为情而造文,而赋却常常为文而造情。诗以抒发情感为重,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清人刘熙载说:“赋别于诗者,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赋声情少而辞情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5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律赋起源于六朝,定型于唐宋。律赋脱胎于南朝。南朝时,俳赋,对仗、声韵已较讲究,但未形成格律。至隋,隋文帝时,科举考试杂文,开始包括诗赋。唐代,科举制度盛行,诗赋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于是产生了考试专用的试律赋,叫做律赋。士人必须熟悉对仗技巧和四声八病,掌握俳赋写作技巧才能应付考试。律赋在骈赋的基础上更注重对仗与声律的工整严密,并对全篇字句数和韵式作了严格的限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5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初唐试赋并无特殊规定,并没有严格的分韵限制。试赋限八字韵脚始于唐玄宗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此年主持贡举者为王丘,试题“旗赋”,以“风日云野军国肃清”八字为韵,后来成为一种不成文的习惯。从此以后,唐代试赋命题大都沿此路数,经过各种各样的限意限韵,逐渐形成律赋格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5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律赋可以说与律诗一样,是唐代的独创。律赋产生的唐代,正是骈体文统治文坛的时代。齐梁时代的影响,到了初盛唐时丝毫没有改变。在这种社会与文学的背景下,采用骈体化的文章作科举考试的文体,是可以理解的。不单是律赋,其他的考试内容,如判、表、策、制诰,几乎无一不是骈四俪六的。这是当时的大背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5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次,唐代是格律诗定型的时代,律诗在初唐定型,形成格律诗,在某些方面对于赋也有一定的参照价值。唐代的试律诗的定型就说明了这一点。尽管试律诗与格律诗并不完全一致,但确实是有它一定的格律可遵循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5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律赋,是对骈体赋的进一步规范。从四六文体在唐宋时的地位看,它是唐宋时代最广泛使用的文体,四六文的应用比起古文来还要广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5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此可见,律赋产生在唐代,是与那时的风气有密切关系的。进士试赋限韵,一般为八韵,也偶有三韵到七韵的,声律限制极严。作官赋的,开端要破题,在首四句中先将题目的字面意思破出来,才合乎规定。这种赋体,实质是八股文的前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5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试赋命题限意限韵的实质是出难题。因而后来出题趋向偏难。因难见巧,以考人的才智。其限意则从经、史、子、集出题,其限韵则有二字至十七字韵脚,有以四声为韵及四声两周为韵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6 17: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