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杜牧诗与“兴寄”

[复制链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0-21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似轻描淡写,却含热情满腔!风过不着痕迹,留下锦绣华章!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7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1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唐诗的“比兴寄托”走向了社会现实价值与审美价值两个极端,一端片面强调诗歌的思想性,将“兴寄”完全等同于“讽喻美刺”的稽政功能;一端则过分重视炼词造句、玩味文字,伤害了“兴寄”诗歌的现实价值。这样的诗歌创作的现实逐渐背离了“兴寄”诗歌理论的本质特征和含义。在经历了过于追求形式美和片面强调诗歌现实价值的诗风嬗变之后,唐诗“兴寄”又重新回归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思想与艺术相结合的道路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7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1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中以古老的文学命题为切入口,论述了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提出“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的文学思想。所谓“以意为主”,指作文之前应首先立意,“意在笔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7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1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气为辅”,此处所指的“气”乃指“气骨”,即贯穿于诗歌中的一种精神气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7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1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辞彩章句”,则是指诗歌的语言形式结构。以上四者揭示了诗歌内容与形式的主从关系,即以“意”为统领,“气”为辅佐,“辞章”为兵卫,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杜牧的“以意为主”论,反映了“兴寄”理论中重视诗歌思想现实价值的方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7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1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并没有排斥以“辞彩章句”的“兵卫”功能,而是主张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意”胜则“辞彩”能华赫、“章句”能庄整。最后以“意能遣辞,辞不能成意”作结语,一方面肯定诗歌的思想价值,另一方面暗示“辞”不能达“意”,诗歌“言外有意”的审美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7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1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偏不倚、温柔敦厚的诗歌美学观照下,主张诗歌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7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1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奇丽”指的韩孟诗人“奇崛险怪”的诗风,而“习俗”则是指“元白” “尚俗务尽”的诗风,诗人对这两种诗风都持否定态度。杜牧所要追求的是“不今不古”,既不囿于时尚也不因袭古人,力求在“今”与“古”之间求新求变。这里所说的“今”,指以元稹、白居易为首的崇尚通俗直露的诗歌倾向;“古”,则指以韩愈、孟郊为首,以复古为旗帜,求古奥奇崛的诗歌特征。“处于中间”,取两者之长处,即不偏不倚、温柔敦厚的中庸思想,在这样的美学思想观照下,提倡诗歌思想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7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1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中杜牧对李贺“奇诡幽深”的多样化风格表示了深深的赞赏,特别是李贺诗歌奇特的想象、瑰丽的文辞中蕴含的骚人的怨刺哀伤,但同时也指出了李贺诗歌“理少辞过”的缺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7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1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理”指的是诗歌的思想内容,李贺诗歌虽然继承了《楚辞》的传统,但在“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方面,李贺诗却不及《楚辞》。这是因为李贺诗歌过分讲求“比兴”手法,比喻、拟人、联想、想象、意象象征曲折委婉,使得诗歌的思想内容淹没在了浮华的辞藻艺术修辞之中。这里所说的“理”与“辞”的关系,即是指诗歌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关系,杜牧强调两者统一,要求在“理”的主导下做到“理”和“辞”的完美结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20 20: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