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李贺的神鬼诗与“兴寄”

[复制链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来》表面上写鬼、写鲍照,实则在写自己。李贺举鲍照自比,联想自己与鲍照命运遭遇相似,怀才不遇、赍志以殁,李贺与鲍照均冤屈不平而心有戚戚。于是从一种身世命运的认同转化为对其艺术创作、诗歌风格及审美思想的继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鬼唱鲍家诗”也是李贺对自身诗歌艺术创作的总结。第一,诗人继承了鲍照以鬼写人的神鬼诗题材。第二,李贺诗歌继承了鲍诗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风格。受鲍照“务去陈言、出语警奇”诗风的影响,李贺诗中往往同时使用托古讽今、比物征事、奇幻想象、意象象征等多种“比兴”手法,甚至有过度修辞的嫌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鲍照诗歌风格雄肆、感情激越,诗中常见傲岸耿介、愤慨不平气质。李贺接受了鲍诗愤而不平的士人精神内涵,只不过,诗人将此内涵表现得更为压抑、暗淡、苦闷、忧伤,进而呈现出“幽深”的审美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以上诗人的诗学观来看,诗歌仍然是现实世界的反映,只不过这种反映的手段以更为曲折、委婉的“比兴”方式呈现,但是这不影响李贺诗歌所包含的“兴寄”现实主义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是揭露封建统治者的腐朽和残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是抨击藩镇割据,渴望天下一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是同情劳苦大众,彰显反抗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李贺构建的是自己独有的诗歌世界,其用自己的主观直觉感受来体会经验世界中的事物。“比兴”艺术思维皆起源于个体对世界的感知,相对脱离普遍存在的共性逻辑理性。大多数诗作都非常强调自己的主观审美感受,“比兴”手法的使用注重个人的直觉和感受,特别善于捕捉瞬息之间所见、所感的事物形象特征。惯用摆脱了经验世界束缚的天马行空的瑰丽奇崛的联想、想象、意象象征,自然而然地就体现出一种直觉、幻象和自身感情的特殊的融合,进而呈现出李贺“奇诡幽深”的独特诗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钱锺书在《谈艺录》中论述李贺诗歌“比兴”手法时,专门提到了“借代”和“曲喻”。何为借代,“长吉又好用代词,不肯直说物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曲喻,“比喻之法,尚有曲折。夫二物相似,故以此喻彼;然彼此相似,只在一端,非为全体,苟全体相似,则物数虽二,物类则一,既属同根,无须比拟。长吉乃往往以一端相似,推而及之于初不相似之他端。”曲喻的情况比较复杂,钱先生认为可以与通感联系起来理解,笔者认为是可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21 02: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