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超隐喻”:“汉语”之“药”

[复制链接]

547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6-11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语理论之所以存在的合理性,正是人们用以描述自身并回到自身的一种追问世界存在本质的勇气,不断给人的存在找到合理性的一种语言策略,不断物化为人类的种种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6-11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更好的说明话语的生成性特征,我们试图将其描述为对“话语“的终极追问,它要求话语游离于话语而站在思想的高度对人自身语境的终极性思考,从而表现出话语自身的“差异性”与无限“生长性”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6-11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主体性话语分析”,在学者身上体现为一种较为扎实与有责任感的批评精神,同时具备两个为最重要的特征,即“原创性”与“有效性”,结合话语本身的意识形态性,并指向有着自我指认与自我责任的一种意识形态深层解析。这种“分析”最终回归到“时代”与“人”的精神话题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6-11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超隐喻”批判背后是意识形态的编码,说的就是意识形态的这种关系。如果从“俗套理论”的角度看,“超隐喻”其实它是一种“俗套”,不过却是一种特殊的“套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6-11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超隐喻”作为“汉语之药”,一方面因为汉语构成语言自身具有其合法性,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注意到汉语言背后夹带的等级专制性思维,它架空了言说语言的主体,使主体不过是“超隐喻”的代言人而已,与德里达解构论指向“西方语音中心主义”一样,藏策也指向了对“超隐喻”这一汉语“在场形而上学”的批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6-11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宗教这种意识形态”渗透到到西方世俗世界中的“人权”层面。因此,在他看来,我们“把过去还原为随后的逆向改写,这种总体还原中消失的根本不是‘确凿的事实’,而是创伤性遭遇的真实域,它在主体精神机体中的结构性角色永远所向抵抗着其象征性改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6-11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讽喻。现在的恶搞,确实对超隐喻起到了非常强烈的破坏作用,但还远远不够,绝大多数恶搞文本,往往缺少“庄严”(即深度解构)的东西,致使读者与观众不能对其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恶搞“弄久”了也会形成俗套,比如现在的网络恶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6-11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创造语词。语词是组成语篇的单位。新的语词出现,必须有利于破解“超隐喻”这一结构。(1)旧词索源。通过对词源的补充,找出文字学源始丢失的意义,去展开话语的分析。(2)旧词新义。创设不同的语境,使旧词滋生新义。(3)新词新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6-11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私人话语颠覆主流话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891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6-11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换喻。与讽喻的区别我想它是正面意义的对话语结构的消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21 20: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