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25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画蝶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二年级第八讲作业
1.晋武帝有哪些失误遗患后世?
答: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即晋武帝(265年-290年在位),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景帝司马师之侄、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晋朝开国皇帝。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改元泰始。咸宁五年(279年),司马炎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但灭吴后,司马炎逐渐怠惰政事,奢侈腐化。太熙元年(290年)病逝,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晋武帝,葬峻阳陵。
司马炎主要成就有:在政治上,掌权篡位,建立晋朝。在治国措施上的,进行了系列改革。承袭曹魏,革新政治。颁布法律,依法治国。《泰始律》是司马炎在泰始三年(267年)完成并于次年颁布实施的,但在他的父亲司马昭辅佐魏政期间就开始了。当时司马昭命贾充、羊祜、杜预等人参考汉律、魏律开始编纂,到司马炎建立西晋后不久完成。因颁行于泰始年间,故又称《泰始律》。张斐、杜预为《晋律》作注解,经晋武帝批准“诏颁天下”,注与律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因此该律又名《张杜律》。
《泰始律》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其主要特点是“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在损益汉《九章律》和魏《新律》的基础上,《泰始律》为20篇,计为刑名、法例、盗律、贼律、诈伪、请赇、告劾、捕律、系讯、断狱、杂律、户律、擅兴、毁亡、卫宫、水火、厩律、关市、违制与诸侯律,共620条,27657个字。《泰始律》比前代律令的内容有所放宽。它“减枭、斩、族诛、从坐之条”,对女子的判处也有从轻从宽的用意。《泰始律》的这些变化,使其在实行中能够起到缓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作用,有利于巩固司马氏的江山。《晋书·刑法志》称其“蠲其苛秽,存其清约,事从中典,归于益时”《泰始律》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南北朝乃至隋唐的法律无不打上它的烙印。
《泰始律》以宽简著称,是中国古代立法史上由繁入简的里程碑。晋律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唯一通行于全国的法律,并被东晋和南朝所沿用,也是这一时期承用时间最长久的一部法典。司马炎鉴于魏宗室衰微,帝室孤弱,终致灭亡之教训乃大封皇族为藩王,以对抗士族。大封宗室,罢州郡兵。
在军事上,平定秦凉,安抚边境。击灭东吴,统一中国。
在在经济方面,太康繁荣,君臣赛富,西晋的皇族和贵族都有优裕的经济基础,政治的安定与统一更帮助他们累积了大量的财富,于是纵情享受,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司马炎领先作了荒淫奢纵的表率,
在文化方面,太康年间,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生活有了好转。与此同时,晋武帝还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弘扬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古代灿烂的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当时,盛行着一种被后人称颂的“太康文学”,其代表人物有一左(左思)、二陆(陆机、陆云兄弟)、二潘(潘岳、潘尼叔侄)、三张(张载、张协、张亢兄弟)。地理学家裴秀为晋朝的开国元勋,他在地图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医学家皇甫谧,也是生活在西晋太康年间。经过7年苦心钻研,创立了自己的针灸理论,写出了《针灸甲乙经》。此书是我国医学史上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今天,当我们对晋武帝这个人物进行一次总评,那就是司马炎在位20多年。他曾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她的失误遗患了后世,受时代的影响,他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用了汉代以来的分封制,严重地削弱了中央集权的巩固。再加上他晚年生活奢侈腐化,公开卖官,宫中姬妾近万人,上行下效,各级官吏不理政事,斗富成风,奢侈之风盛行,加速了西晋王朝的灭亡。晋武帝去世不久,西晋王朝就发生了“八王之乱”,这场战乱长达16年,加上天灾不断,瘟疫流行,广大劳动人民又开始大批死亡或流离失所,“太康繁荣”的盛景很快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司马炎前期能厉行节俭,虚心纳谏,用人唯贤,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后期则热衷于安逸享乐,以致荒淫无度,君臣赛富。前明后暗是对晋武帝最公正的评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