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12-4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O陪衬
题之正面无多,得力全在题之四面着笔。赋有陪衬,此最便法也。盖明借他件陪出本题,或反或正,或旁面,总以雅切为主。但不可陪衬太多,以致喧客夺主。
李宗澣《柿叶肄书赋》:
团团可玩,休夸日本松皮;采采难穷,不费杖头榆荚。
吴东昱《洋灯赋》:
鄙汉殿之驼头,频年羁束;笑周坛之凤脑,无日飞升。
周召南《庚子拜经赋》:
嗤贾岛之祭诗,因劳心血;鄙郗诜之拜笔,但诩科名。
王元梅《夜雨芭蕉赋》:
浑疑荷叶喧时,门临秋水;直讶梧桐滴处,人坐清阴。(以上正衬法)
杨昌光《白鹦鹉赋》:
不数郗氏堂中,徒夸红嘴;讵羡唐家宫里,竞号绿衣。
王德茂《晚松赋》:
生机天末,不争樱笋之厨;旷味山中,谁结蒪鲈之思。(以上反衬法)
王尚旟《抱瓮灌园赋》:
不息则久,几同运瓮之劳;大智若愚,奚假连筒而灌。(上句正衬,下旬反衬)
胡长龄《太常仙蝶赋》:
逢博士之谈经,欲认书中之蠹;遇清臣之退直,曾联冠上之蝉。
吴东昱《骑竹马赋》:
踏碎猫头之笋,同气相怜;游穿麂眼之篱,空群自乐。(旁衬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