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2-29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仙人洞看花 (同题次欧阳修韵)
序:辛卯谷雨,余适逢赴巢湖学习,遂偷得半日之闲,携友至银屏山一游,得赏“天下第一奇花”——仙人洞白牡丹。伫立仙人洞前,但见洞口上方绝壁约十余丈处,九朵白色牡丹凌空怒放,果国色天香,美不胜收,神奇无比,名不虚传。洞左绝壁处见宋代大文豪欧阳修题仙人洞观花七律一首。余深为眼前美景,名人题刻所震撼。伴着夕阳余晖,至亭中品茶观景,忽诗情涌动,遂欣然命笔,同题次醉翁原韵作七律一首以和,诗云:
飘零书剑傲王侯,半日偷闲得浪游。仙客寻踪疑隐没,奇葩画壁固淹留。
云蒸胜境迷群蝶,茶洗尘怀忘几瓯。坐爱银屏山色晚,醉翁不见我来休?
行香子 次陆老韵中秋怀古
思古情高,冰寄青霄。蟾宫事、俱化迢遥。桂花煮酒,灵兔分曹。忆紫金上,黄尘外,红林梢。 人间换了,又是今宵。婵娟舞、天地之交。风薰南浦,光度东皋。信谪仙逸,若虚雅,子瞻騒。
满江红 感时
东海涛惊,南沙又、风狂浪逆。环禹域、四围棋子,锁喉朝夕。钓岛几沉云欲遏,裾礁曾躏鲸呼急。倚天问、孰肯定风波,真无敌。 屈辱史,争忍忆。亡国恨,今和昔。唤鲲鹏再举,把吴钩拭。狼筅鸣时倭寇灭,雕弓射处隅夷寂。君须记、还我故河山,兵将息。
谒汤和墓
头枕青山脚踏波,将军眠此梦如何。观涛阵阵苍松渺,聆籁声声白鹭歌。
功载开基兼柱国,名成筑垒更驱倭。天年尽享全身退,千古英雄闻几多。
注:汤和,凤阳人,是明太祖朱元璋同乡好友,元末随朱起义,屡建奇功,晚年出巡山东、浙江沿海备倭,筑卫所城,征兵民戍守,倭寇不敢轻犯,为史上抗倭第一人。官至信国公,死后封东瓯襄武王。是明朝开国功臣中功成身退,独享天年的第一人。其墓在今蚌埠市东郊,面对龙子湖,背负曹山峰,松风如涛,白鹭群翔,水光山色,交相辉映。古冢松涛,如今是蚌埠市的“龙湖八景”之一,被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念奴娇 再登黄鹤楼
临高送目,正双峦弄翠,两江流碧。遥指白云争渡处,曾是黄鹄灵迹。半日宽馀,奚囊在手,重访仙人国。神驰荆楚,梦中春树历历。 我自扺掌凭栏,思空念远,崔李成佳客。始信浮生三百载,肯计今朝明夕?仙子同游,不须归去,堪解鲲鹏翼。此间其乐,落梅江上闻笛。
青玉案 辛卯壮岁抒怀
卅年醒醉凭谁说,个中有、千千结。久惯清风耽竹节。功名尘土,丹心明灭,欣沐霜晨月。 立言何必鱼虫字,立德须怀水云洁。击筑披襟歌未歇。神游环宇,气藏遒骨,更饮梅花雪。
沁园春 登涂山怀古
序:辛卯冬,余参加省诗词学会蚌埠年会暨“禹时圣迹,淮上明珠”采风活动,随团登顶涂山,时全省诗词精英咸集,盛况空前,触景感怀,遂填词以记之。
八皖风骚,览胜凌云,禹迹漫寻。看荆涂对峙,螺峰叠翠;涡淮交汇,玉带镶金。何处牵情?望夫石畔,肯信千秋夜夜心。王知否?见旧宫犹在,客兴哦吟。 神驰故国难禁,果然是功成冠古今。叹劈山导水,泽波荡荡;连横合纵,威德沈沈。一统九州,奠基华夏,青史欣教留福音。西风起,待烽烟吹尽,我自披襟。
摸鱼儿 怀远荆山白乳泉记游
乍偷闲,得携酥手,来寻怀远秋浦。榴红果累枝头缀,相映夕阳连渚。灵迹处,最奇绝,白龟卧浴泉乳。香芽且煮。看怪石嶙峋,危亭突兀,云外片帆渡。 当年事,嫁娶涂山启母,英雄千古神禹。劈山导水诸侯会,华夏肇元盟主。参吕祖,谒双烈,登临犹念苍生苦。凌虚余步。问浩浩长淮,中流谁砥?骋目送孤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