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辛勤

赋文创作三十四问

[复制链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21. 如何避免骈句在表达时啰嗦重复?


答:此于骈对功底相关。好的骈句,应是意相连而不重复。应擅于使用流水对与借对之法。就技法细节而言,宜在古代骈对方法与现代词性法则中取其精华。通常仅知作骈惟词性论者,易犯合掌之病。而古法之“虚实死活”则要灵活许多。故宜在作骈之初,需对古今骈对的异同要有全面了解。若得掌握,自然少有此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22. 骈赋是否是简单的“对联集锦”,为什么呢?


答:骈句是对联的源头之一,但说骈赋仅仅是对联集锦,则不全面。骈赋律赋除骈句之外,通常需少量的散句去调和,去点睛。“提引发送”类词汇在骈律赋中大量存在,其主要作用就是为了串联。若说骈赋律赋是“对联集锦”而成,那关键即在“集”字上。在这个“集”字的含义中,不仅仅有衔接串联的技法部分,还有思想立意的根骨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23. 隔句可以连续使用吗?一般最多可连用几个隔句?


答:隔句在骈赋律赋中不宜连续使用过多。一骈隔句算下来是四个分句才落一个韵字。若连续使用,则显得韵声疏远,特别是轻重类隔句。前面章节谈到的“句式平衡算法”,即有调控押韵字疏密的功效。韵字过密过疏皆不妥,且从句式的重要性来看,隔句常常担当的是“要点”的角色。既是要点,应恰时而发,而不是随处可见。若一定要连用隔句,可在轻重隔句之后选用平隔句式中的四言句式,如此可减少韵字过疏的弊端。而骈文对此并无要求,皆因骈文乃属非韵文,即不存在韵声疏与密的问题。骈文与骈赋的细微区别,我们不可不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24. 隔句的上下骈句一般各由两个分句组成,可以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吗?如可以用,句脚字还可以走马蹄律吗?其格式是怎样的呢?


答:赋乃韵文。隔句式若分句太多,如上骈四分句,下骈自然亦需要四分句,如此一骈即长达八个分句。如此一来,其押韵字就必然显得相隔太远。故此类异常隔句,应不提倡使用。从古代作品观之,此类亦非常少见,即便有,亦是尽量减少分句字数,如白居易《赋赋》之“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于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于左思?”句,其中的句子多是三言句。


而马蹄律的原理本基于一骈四分句为一个单元。若起骈句一旦超过两个分句,即无法形成真正的马蹄律。要么是起骈句内的分句脚字平仄无法形成马蹄,要么是上下分句脚字无法形成平仄相对。凡此两者,必有一失。马无三蹄即是此理。而多分句长联中的马蹄律,考虑的是上联中的分句脚字用马蹄,上联协调好之后,下联相对即可。它并不如骈文骈赋之隔句式,要考虑上下骈句脚字平仄的衔接问题。如对联而言,句脚字为“仄、平、平、仄”的四分句上联,下联用“平、仄、仄、平”相对即可。而若骈赋则成为了“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如此的话,起骈之句与相骈之句的尾、首句脚字即已不在马蹄之中矣。其原因是对联仅仅是上下两句即成完整一联,而骈文骈赋则需要与前后句不断衔接。尤其是骈文,理论上可全篇句脚字皆成马蹄。如此则更需避免使用两分句以上的隔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5. 有领字的骈句,上下句的领字必须平仄相对吗?


答:不必追求于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26. 在词性的对仗使用上,骈句与律诗相比,有什么不同?


答:律诗更强调工对,骈律赋的骈句相对更追求文意表达。不过无论是诗是赋,以宽对而佳句纷出者皆极多。且普遍意义上的宽工之分,大抵在《对类》出现之后,此时无论诗赋作品皆远不如唐宋。唐宋做骈,首要的是天赋语感,具体骈对法则不及后代细分至斯。骈对中见灵气,需要大量的阅读与练习。今人若在作句时,先抱名词必须骈对名词,动词必须对动词之念,则如是蒙童之法,虽亦有理,但难得精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27. 为什么古偶入骈,更显得灵活有趣?


答:古偶句首重于气,常使关键字词重复以加强阅读感受。若结合较工整的骈句使用,常能起到突出重点的作用,并且亦可使整篇文章灵动飞扬而不呆滞。尤其是文体赋,用好古偶,更得意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28. 优秀辞赋的一般评鉴标准有哪些?


答:曾在壬辰年与人合作编写过《骈体赋评审与鉴赏标准》,现附录与此,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仅限于骈体赋)。


《骈体赋评审与鉴赏标准》


(一)作品的思想立意占总分数的 30%,即 30 分。其余为“基础体式”分数与整体印象分(两项共计 70 分)。总分数为 100 分。作品的思想内容不得与现行之法律相违背,亦不提倡在思想立意上过分标新而有悖于我国家之传统道德观念。


(二)基础体式分数评审细则


①章法构架


作品应结构严谨并层次分明。发端、衍生、照应等诸象皆具。段落过度需衔接自然。通篇文脉流畅,张弛有度。合于此者,可给予单项最高分数 10 分。否之递减。遇结构散乱,主次不分者 , 可予 0—8 分。另提倡骈赋篇幅在 500—1000 字之间为佳。


②用韵


骈赋的正文部分,皆需有韵。但散领之句不计韵。新韵、中古韵系皆等同视之。但凡用韵处不能古今韵混杂,亦不能平仄韵混用。若使用“中古音系”之韵时,韵部合用情况可宽泛至以词韵为限。提倡转韵,原则上亦提倡随段转韵,若同段转韵不宜过频,并需有“提引”类以做转韵区分。亦提倡随段落表达之需要,而分别使用平仄不同的韵。不能重韵、凑韵。合于此者,可给予单项最高分数 5 分。否则视情况递减。遇古今韵混杂及平仄韵混用或出韵与重韵、凑韵者,不拘单项总分的限制,每出现一次扣 1 分。


③句式


骈赋应避免句式单调乏味。单句相骈句式及各种“隔句”相骈句式,应随文章气氛的不同需要而使用到位。单句字数在 3-9 字之间为宜(含虚词)。4、6 字句虽为常式,但 3、5、7、8 字句式亦当配合抑扬之情而使用。散漫句使用得当且数量不宜过多。句式转换之间,应顺其文气,手法纯熟而无滞碍者为佳。提倡少使用三分句或三分句以上相骈的句式。合此者,可得单项最高分 10 分。否之递减。遇句式单一、散漫句过多及句式转换生涩者,可视情况之不同给予 0—8 分。


④平仄与节奏


句中节奏应合乎骈句特点。间有少量 5,7 言近体诗节奏或间杂“兮”调者可不计。但若使用过频繁而至喧宾夺主者,则为不宜。句中字平仄应相谐而诵读不拗。具体表现在一个节奏之内,不提倡连续使用三个或以上的同声调字。提倡在使用“隔句对”句式时,句脚字平仄安排合于“马蹄律”。提倡骈句在两句对应的节奏点上,其字之平仄应相反。而一句之内节奏点平仄交替从宽。亦提倡做骈句应擅于使用虚词。若于以上者,可给予单项最高分数 10 分。否之递减。遇通篇大量使用诗句节奏者,可视情况予 0-8 分。遇平仄不谐而诵读拗口等情况,不拘单项总分的限制,每出现一次扣 0.5 分。


⑤骈对与炼词


提倡做骈句时关键词组骈对精严并忌“合掌”。骈句在通篇中,应占 85%或以上的篇幅。并需无“因骈害意”现象。用词上应求典雅。不提倡不经炼化地使用人尽皆知的成语与俗语。若自造词汇应不引歧义。无论做骈句还是散句,皆不可有逻辑混乱不通之现象。不提倡使用生僻字。提倡在相邻较近的句子中不重复用字(有规则的重复与虚词除外)。合于以上者,可给予单项最高分数10 分。否则递减。遇整篇骈句过少者,低于 85%,扣 3 分。遇“合掌”严重者,不拘单项总分的限制,每出现一次扣 1 分。遇用词粗陋或强使生僻字过多者,不拘单项总分的限制,每出现一次扣 1-2 分。遇有逻辑混乱不通者,不拘单项总分的限制,每出现一次扣除 5 分。


⑥典事


提倡契题用典。但不宜过僻与隔意太远。用典应加注释。合乎此者,可给予单项最高分数 10 分。否则递减。遇滥用或造作典故者,不拘单项总分的限制,每出现一次扣 1-3 分。有用典过僻晦或隔意甚远者,可酌情扣 1-3 分。


⑦精警句


作品有精警之句者,可给予单项最高分数 5 分。无则不予。


整体印象分:


此项评分主要立足于整篇作品的艺术化处理。具体表现在咏物、体物、写景、写人时的刻画细腻度、形象逼真度、虚实相宜程度,以及发慨议论时的感人度与深度,亦包括技法技巧的整合使用等等。此项评分最高分数为 10 分。此项评分由评审者自行把握,但需详细说明给分理由。


备注:


以上七项技法与整体印象分总计共70分。评审人员需一一评分,不可遗漏。每项评分皆需说明详细给分理由,第七项评分需引例出作品完整句。技法与整体印象得分 +思想立意得分 =作品总计得分。思想立意得分由评审者自行掌握,但需详细说明给分理由。


以上技法类评分皆以原创作品为必须之前提,若发现整段落或大量单句抄袭者(被抄袭作品不拘古今),评审者在证据充分的情况下,可提交评委会做取消参赛资格处理。


注:此评审标准由赵薇、胡健、马铭清、马向党、钟阳等共同编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29. 壮句紧句长句的顺序如何安排?


答:通常由壮句渐渐过渡至长句然后隔句。即如推理,宜由浅入深。不过如通篇如此,也难免单调。所以就实际应用来看,可大抵以“壮紧长隔”为顺序,具体使用完全可自行调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30. 换韵的时候不用提引语,直接换行可以不?


答:换韵时通常亦代表着转换叙述内容,使用提引语在此时可以起到提示与间隔的作用。特别是在同一段落需要转韵时,更应注意此点。建议在转韵时尽量要使用提引词汇,以避免生硬与突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8 21: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