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放棹江湖

红袖十三钗评赏集并序(2021修订稿)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5 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21-12-10 20:36 编辑

(十一)

七古·熊山行
文/水湾筏者
题记:某山村学校仅一老师,教十几学生,年龄各异,现其即将退休,而后继无人。试问山村明日之太阳,谁能托起?

朝花带露久待客,新竹森森青山碧。
破屋欲倾入眼来,读书声起去又回。
讲台隔望角双缺,台前师者发如雪。
课后问师多少年,四十春花与秋月。
所喜孩童伴我身,更无寂寞不怨贫。
十二少年一班坐,十里往来满烟尘。
转眼六十少二载,眼渐带刺人渐昏。
接班徒有伤年老,可怜山色不留人。
闻道更有深山处,九岁女童家中柱。
朝打新柴晚熬粥,以侍愚姐与残父。
贫家经济无所从,学养家禽到年暮。
师者眼中无富穷,学费虽无教不误。
上学途经四丘边,疾步如飞路蜿蜒。
文章自向书中写,何日旧貌换新颜。
我闻此语心欲裂,日照西山如染血。
解囊惟剩二百元,为之哽塞少语言。
山中旭日托不起,转头暮色雨潸潸。

[注]愚姐、残父:九岁女童家中有一弱智姐姐和一伤残老父。



评赏:
唐代白居易在新乐府运动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当下吟坛现实主义的作品不乏多见,现实主义的长篇歌行则鲜少有,本长篇行体读来可喜。作者以熊山某村学校教育现状为纪实,表达了对贫困地区教育问题和贫弱问题的关切,也体现出如今社会的教育扶贫仍有未顾及到的地方。文章语言质朴凝练,层次清晰潜畅,韵律自然铿锵,刻画场景生动再现在读者面前。全文以“朝花”“暮色”两景作起结,可分三部分来做赏析:开头到“可怜山色不留人”为第一部分,描写山村学校的教育现状,包括教师的崇高和无奈、学生的积贫与无助;“闻道更有深山处”到“何时旧貌换新颜”为第二部分,这为贫困学生的特别写照,体现更深入、细致,更加赞美乡村教师崇文重教的高尚品行;“我闻此语心欲裂”到结尾为第三部分,抒发作者感慨,对学校教育困境给予深切同情和关怀,虽在结句中写道“山中旭日拖不起”,实则是饱含深情对贫困山区教育现状的全面改善寄予很高的期望,“转头暮色雨潸潸”,以景结情,情景交融,寄感伤之意而又有余不尽,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当然,应明确这是2011年的作品,近些年来,国家深入“精准扶贫”,已经完全消除绝对贫困。我们也可以把《熊山行》看做“及时雨”的歌行体文学报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5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22-1-6 07:38 编辑

(十二)

水调歌头·瓢虫
文/大爱无形
谁解九天小,我自负七星。独得一处如意,无欲自轻盈。空影微摇羽翅,懒与蜂蝶同舞,花色两相形。不问何方去,且笑夜风轻。
草木幽,枝叶静,露晶莹。悠然飘落,回眸几点化纷英。留守一方天地,不叹轮回苦短,来者自留名。心事谁知晓,欲诉几人听!


评赏:
此篇咏物词运笔轻扬如举,风格萧散冲淡,作者以瓢虫自喻,托物言志,深得咏物之要旨。写景诗要做到情景交融,同理咏物诗要做到情物交融,或者说志物交融,即物我合一。起句“谁解九天小”总领全篇,运用形象思维,把“我”之瓢虫缥缈置身于天地时空内,“负七星”而自信,“无欲”而淡泊、“微摇羽翅”而逍遥,“懒与蜂蝶同舞”而谦逊自知,“花色两相形”而肯定自己,顺其自然,能得其所,亦得其乐。下片“草木幽,枝叶静,露晶莹”,很好地衔接上片尾句“夜风轻”,上片是瓢虫自况,下片抒发怀抱,“悠然”而从容,看透循环生死,看破往来浮名,尾句“心事谁知晓”,本孤高之心,还需与谁诉,迸出遗世独立的大味,与开篇相呼应。七星瓢虫可是被称为“活农药”的大自然益虫。作者通过咏瓢虫,透露了以老庄哲学思想为取向的处世态度和生命价值观,从而也提升了瓢虫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5 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21-12-8 18:56 编辑

(十三)

七律·马嵬坡见菊有感唐朝事
文/倒驾红尘
马嵬坡上菊花开,疑是三军带甲回。
七尺白绫妃子恨,两行老泪帝王哀。
依稀绛帐传金柝,斑剥孤坟掩碧苔。
安国若须美人首,黄巢何事得重来?


评赏:
此律气格高华、立意高深,已臻唐诗韵味和境地。首联点题,触景生情,幻出当年马嵬驿兵变场景;颔联接“三军带甲”讲述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沉痛爱情结局;颈联写安史之乱平定后帝妃二人一生一死的处境,“绛帐”应指明皇的梨园教坊,然而被软禁、封太上皇,再无以前和贵妃一起教演乐舞戏剧的享乐自由,逃亡蜀中的那段经历带来抹不去的情感伤痛,贵妃墓也独自凄凉被苔草掩映,“碧苔”一词从追述中又回到作者眼前;尾联以唐末黄巢起义总结问话,直击历史深处,发人省思,也有怜香惜玉之意。清代吴乔《围炉夜话》云:“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出己意,发议论,而斧凿铮铮,又落宋人之病。如牧之《赤壁》诗,用意隐然,最为得体。”此律在颈联上句对明皇晚年的描写乃为传神之笔,用意隐然,亦是得体。尾联用诘问的方式,不着议论斧痕,而又能翻出新意。历来咏马嵬诗已至多,此诗把咏史和咏怀古迹相结合,不仅为杨贵妃翻案,还把史评眼光放在了整个唐朝,颇有见识、见地。此律一气而下,以雄健开阔的笔力,在顿挫之致中收纵转折,作者才力及此,成竹于胸,试图在还原诗之本色。当代启功先生论诗说:“唐人诗是喊出来的。”此诗当也是喊出来的。诗虽赏罢,余意犹未尽,有一词曰:倾国倾城,其中深意大可体会。我们常说马嵬之变,就会想到杨贵妃的死,然而这场政变的主要目标是杀宰相杨国忠,贵妃无辜受到牵连。又细揣之,贵妃不参与朝政,却笙歌燕舞温泉,从未劝导皇帝勤政,天宝时的明皇非开元时的明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5 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21-11-30 13:42 编辑

评赏者:

放棹江湖,刘凯歌,1987年生,山西泽州人,现居太原,曾习诗于红袖添香文学网坛。

十三钗诗词的评赏,于2018年2月做了初稿,2019年6月二次修订,删去其中一篇七绝评赏稿,2021年4月三次修订,增添一篇五绝评赏稿,一删一添,评赏稿篇幅数仍做十三。


2021年11月30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4

主题

5万

回帖

1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评点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7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5 21: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大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4

主题

5万

回帖

1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评点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7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5 21: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大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4

主题

5万

回帖

1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评点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7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5 21: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大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6 13: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清莲 发表于 2018-10-5 21:34
拜读,学习,大赞!

谢谢清莲首版临帖交流,国庆节快乐,问好秋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6 13: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清莲 发表于 2018-10-5 21:34
拜读,学习,大赞!

假日问好清莲首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4

主题

5万

回帖

1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评点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7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13 23: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莲 于 2018-10-14 06:35 编辑
放棹江湖 发表于 2018-10-6 13:28
谢谢清莲首版临帖交流,国庆节快乐,问好秋天。


客气了。佳作再赏学习!问好放棹江湖老师周末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0 06: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