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9-1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评价编辑
唐代崔融:“王勃文章宏逸,有绝尘之迹,固非常流所及。炯与照邻可以企之,盈川之言信矣。”
唐代张说:“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耻居王后’信然,‘愧在卢前’谦也”。
唐代宋之问:“伏道孔门,游刃诸子。精微博识,黄中通理。属词比事,宗经匠史。玉璞金浑,风摇振起。闻人之善,若在诸子。受人之恩,许之以死。惟子坚刚,气凌秋霜。行不苟合,言不苟忘”。
唐代裴行俭:“稍似沉静,应至令长。”
明代诗人张逊业:“炯之赋,词义明畅,若庖丁解牛,自中肯綮,而《浑天》考蕨,更见沉深,推历氏今犹择焉。五言律工致而得明澹之旨,沈、宋肩偕。开元诸人,去其纤丽,盖启之也。诸作差次之。五言古诗,唐人各自成家,备一代制可也;然以汉魏镜之,人人悬绝矣。”
明代胡应麟:“盈川近体,虽神俊输王,而整肃浑雄。究其体裁,实为正始。然长歌遂尔绝响。”
明代徐献忠:“杨生神明内颖,卓起少年,词华秀朗,为时令慕,与子安之徒并称杰子,芝含三秀,风耀四灵,岂不蔚然观美哉!其诗三十卷,不尽传,今传二卷。五言律体,长于他作。”
明代胡震亨:“盈川视王微加澄汰,清骨明姿,居然大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