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辛勤

长调词的结构模式

[复制链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22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蒋捷的《虞美人》也是这样的结构: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22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按照时间可以从古到今,自然也可以反过来。只是我们写词都是为了表达现在的情思,那么我们只需要做小小的改变。比如上片铺陈现在的愁思,在下片开始用常忆当年等引起对往日的回忆,然后展开对往昔的美好回忆的描述,在最后一句再逆转到当前,对比之下,现在的愁就深入读者内心了。最后的这个逆转是很容易做到的,可以用你情景的某一个事物即可转回,比如你倚栏回忆,从黄昏时写起,在结尾用一个“月华初上”或者“晚风忽起”便可转到当前。与对比式写法类似,我们也可以递进地安排全词的结构,这样我们选取的上下片的分割点便是全词的递进点。比如寿词是宋词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个简单的写法便是上片回忆当年的风采,下片写老了以后的品格,从而全面立体地褒奖要贺寿的对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22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举个例子,如竹山词《念奴娇》寿薛稼堂:            
稼翁居士,有几多抱负,几多声价。玉立绣衣霄汉表,曾览八州风化。进退行藏,此时正要,一著高天下。黄埃扑面,不成也控羸马。
人道云出无心,才离山后,岂是无心者。自古达官酣富贵,往往遭人描画。只有青门,种瓜闲客,千载传佳话。稼翁一笑,吾今亦爱吾稼。
    以上对比式写法和递进式写法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这是按照人们的思维方式来安排的。其实我们还有其他安排全词的方式,比如说当词的内容和空间位置有关时,我们还可以按照空间位置来安排词的叙述,如从远至近、从内至外、从高至低、从东到西等,但不要东一棒子西一榔头,打乱原有的顺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22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顺逆、错综模式
    如果从词的结构意义来考虑,就有了“顺逆”与“错综”之分。以时空顺序、逻辑关系等来布局谋篇,叫做顺,反之为逆。多重时空交错的结构,叫“错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22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1、顺
a、先昔后今:人的生命本体以时间的方式存在,文学是一种关于时间的艺术,从时间的流程来看,当然是从昨天到今天,从过去到现在,写作往往就随着时间的步伐勇往直前,写成了顺流而下的“流水状”。如上文所举李煜的《破阵子》和陈与义的《临江仙》,都是从忆昔开始,到如今完全不同于昔日的生活。此类词作,往往是说今非昔比,过去总是美好的,现在总是哀伤的,无限的伤感和怅惘在对比中不言自明。
鹧鸪天•橡皮擦 作者:凤岭神童
犹记来时那片纯,香裙凝彩称腰身。常同纸角磨心事,还向书边拭泪痕。
思往事,挹轻尘。曾经手底往来频。如今消得颜憔悴,暗悔当年不自珍。
(咏物词 托物言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22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b、从内到外:从空间的位移来看,一般的顺序是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层次分明。比如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先写室内菊愁兰泣,再写罗幕外燕子双飞,明月穿户,下片转到独上高楼望远,从内到外,层层写来,脉络清晰。空间场景在转换,境界越来越扩大,从而丰富了词的内容。《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上片讲屋内。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下片讲屋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22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c、由景及情:这种写法在宋词里最常见,是很省事的套路。如上文所举的例子中有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上片纯写落寞秋景,下片抒发怀乡之情。秦观的《满庭芳》(山抺微云),上片写景为主,景中含情,微云抺山,斜阳归鸦,下片以换头“消魂”二字直起抒情,以下情感的抒发便一发不可收,滔滔汩汩,无限伤离之情溢满纸外。
20:29: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22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d、前因后果:从逻辑的关系来看,正常的顺序是由因至果、由分到总、由特殊到一般。比如李煜的《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一起笔就告诉别人,这首词就是写离别相思的,因此,接下来就展开对别情的细腻描述。因为别,所以苦。前因后果交代得清清楚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22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2、逆
a、先今后昔:这类抚今追昔的词,比较常见,往往用“因念”“犹记”等 有明显标志的词语,表示时间由今日转换到过去。如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上片写梦回酒醒后的落寞感伤,不由得想起去年春恨,下片“记得”二字领起过去与歌女小蘋欢聚的情景,表达了对旧情执著难忘的深情,过去与现在的苦乐对比也表明了世事的沧桑变化,令人怅惘不已。伤逝,是文学 的一大母题,多愁善感的宋词尤其喜欢“向后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22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b、从外到内:如晏殊的《踏莎行》: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上片写外景,郊外小径残红稀疏,原野上芳草萋萋,空中飞絮濛濛,树阴中隐隐现出楼台。下片写内景,辽落中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袅袅,时光在静谧中悄悄流逝,愁梦酒醒,斜阳满院。由外而内,词序井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8 19: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