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辛勤

骈句的定义

[复制链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14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现在知道了骈句的节奏和划分,请朋友们看看,以上骈句有什么共同点?其共同点就是,在每一个节奏中,在一个节凑内没有出现三连平或三连仄。本句节奏点上的字平仄相间,对句节凑点上的字平仄相对。这就是为什么赋文在朗诵的时候,会给人们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之美感。所以,这里特别强调,我们在实际写作中,在一个节奏内,也不要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的句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14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骈句类型:

1、壮句:
例:观夫壁立直,霞临彩。

2、、紧句:
紧句为四字句成对偶。
例:九天敛雾,万籁韬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14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3、长句:
长句是五至十几字句成对偶的句式。
例:
五字句:东门而浸稻,北谷而沤麻。

六字句:送芳景于琼轩,让嘉名于玉笛。

七字句:兽臣献伎于广廷,乐正举麾于层殿。

八字句:
泛草原而瑞露相鲜,动川上而荣光乱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14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骈句类型:
隔句:
一、隔句的特点:   
    它四句的对法是13相对,24相对,并且四句的意思相近或相对。它们并不是两两相对的分开体,而是四句意义相互连在一起的交互对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14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隔句的分类:
隔句共有六种,

1、平隔:
平隔者,上下或四或五字以上等,这个以上也不是无限的,一般遵循到七字。
例:
金杯共色,对酒当歌;
玉兔增鲜,临花照水。
它们每个分句尾字的平仄规律为:仄平平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14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2、疏隔
疏隔者,上三,下五至八字。
例:
望曲来,绿蛇之宛转;
观斜往,紫燕之轻盈。
它们每个分句尾字的平仄规律为:平仄仄平。

水风轻,荡之萍花渐老;
月霜冷,飞之梧叶飘黄。
它们每个分句尾字的平仄规律为:平仄仄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14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临紫宸,明宫殿千门而洞照;
出黄道,辉林泽八极则增光。
它们每个分句尾字的平仄规律为:平仄仄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14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3、密隔
密隔者,上五以上,下六字以上,呈跟进之状。也既是说当上一分句是五字的时候,下一分句就要用六、七、八、九字;当上一分句是六字的时候,下一分句就要用七、八、九字。
例:
征老聃之说,纤柔胜于刚强;
验夫子之文,积善由乎驯致。
它们每个分句尾字的平仄规律为:仄平平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14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4、轻隔
轻隔者,上四字,下六字。
例:
覆地则微,庶表三冬之候;
翻空虽小,那无六出之姿。
它们每个分句尾字的平仄规律为:平仄仄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14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5、重隔
重隔者上六字,下四字。与轻隔颠倒。
例:
天边之雁应迷,微交月影;
松际之烟已失,稍助山明。
它们每个分句尾字的平仄规律为:平仄仄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8 18: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