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辛勤

神武赋并序/陈琳

[复制链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6-3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41]文贝:带花纹的贝壳。紫瑛:紫水晶。有光泽,可制装饰物。
  [42]缥碧:青绿色的宝石。玄绿:黑色的石绿。绿,矿物名。
  [43]黼(fǔ)锦:有花纹的丝织品。缋(huì)组:有彩色的丝带。
  [44]罽(jì)、毼(hé):都是毛织物。以上写所缴获的珍宝器物。以下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6-3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扫荡群雄,官渡之战消灭了北方最大的军阀袁绍,占领青、冀、幽、并四州,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当时袁绍之子袁熙、袁尚逃到东北少数民族乌桓部族之中,联合反曹。当曹操决定征乌桓时,诸将恐大军深入东征,刘备说动据于荆州的刘表袭击许昌,惟郭嘉料定刘表不会用刘备,劝曹操向东北出军。五月出兵,七月间大水,傍海之道不能行,“引军出卢龙塞,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馀里”,可见其征行之艰难。距敌尚有二百里,袁氏兄弟及乌桓单于知之,以数万骑迎敌。曹操纵兵击之,虏众大败,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引兵归途中,辽东太守又斩逃奔彼处的袁氏兄弟及辽东单于速仆丸之献于曹操。十一月至易水,代郡、上郡单于来贺。曹操此次征乌桓,分析形势,把握时机,坚定果断,旗开得胜。虽然开始十分艰苦,但交战十分顺利,在战后也引起一系列良好的变化。陈琳此赋今存只是节录的一个片断,但也反映出了这次远征的大体情形与特征。因序中交代了事情的原委与意义,赋正文中不少地方用了借代、比喻、夸张的手法,便显得虚实结合,不至于给人模糊不清、虚无缥缈之感。如果赋中完全用叙事之法,人名、地名、经过等照实写去,会显得罗列细琐而太实,缺乏诗意,也难以表现出远征大胜的不凡气势。故序交代史实之要点而赋正文侧重表现气势,表达作者的赞扬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528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6-3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赋先说“先申命而后征”,显得王者之师,先礼后兵,正正堂堂。以下联系晋文公事迹暗喻曹操的不凡。虽至冰雪不毛之地,但晋文公由之发迹。“恶先縠之惩寇”一句实际上是抨击袁熙、袁尚兄弟,但用了典故,含蓄而贴切;“善魏绛之和戎”不仅是对历史上某一人、一事的肯定,也表现出曹公此次远征的目的在“和”不在“战”。赞扬魏绛的“受金石而弗伐,盖礼乐而思终”,实际上是赞扬曹操深谋远虑,能安其乐而思其终。建安十二年春,伐乌桓之前曹操说:“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天下虽未悉定,吾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此赋开头八句,就是体现了曹操的这种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8 18: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