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扶桑花开

骈句的领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引词单独化为一个节奏。

例: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是以/灵符/必集,休祜/可包。
这里的“而或”“然则”“是以”都是提引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相同点:
1、远源都是诗经,都押韵。
2、都有偶句,即骈句。
3、都存在有节奏的划分。
    不同点:
1、近体诗只有4-5个韵字(排律除外),是压一个韵部,都是偶数句押韵(首句入韵除外),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词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也是很少只压一个韵部,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2、诗全篇都是由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且近体诗基本都是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还不允许有长短句兼容。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诗一般没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词有领字,没有提引词和虚词,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近体诗除起句和最后一句可以不是偶句,其他都必须是偶句;词的偶句位置因为词牌的不同而不同,还有“隔空偶句”,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近体诗的节奏是固定的,七言为12/34/5/67,五言为12/3/4/5,可见,近体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基本是“尾三字连读”;词除领字外,其他都是两字,三字为一个节奏,但位置不定,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近体诗节奏点上的字,平仄要求很严格,要符合“对粘替”,词由于词牌的不同而不同,没有共同的标准,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7、内容上不同: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楚辞就是古体诗,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陆机是晋代人,他的话说出了晋代以前的诗和赋的主要特点,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特别是到南北朝时代抒情小赋发达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赋句的类型
   《赋谱》中说:凡赋句有壮、紧、长、隔、漫、发、送合织成,不可偏舍。其中的壮句,紧句,长句和隔句就都是属于骈句的范畴,壮句、紧句和长句又叫单句对,隔句又叫复句对,或者分句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壮句就是三字单句对。
例:   
(1)观夫/舒/明耀,丽/九华。
(2)所以/迈/前古,流/后芳。
(3)复若/九月/新,西风/满。   
    从以上三个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到,壮句的前一分句是五个字,后分句是三个字。因为五个字中,前两个字是提引词。撇开提引词,剩下就是三字单句对,这种骈句就是壮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壮句的作用及特点:
    我们都学过填词,经常见到词中有三字句。赋文的三字句和词中的三字句所起的作用相同。我们知道在各种长短的语句中,字数越少,读起来越有气促之感。按照赋谱的说法:“壮句,气紧促,若赋,则落韵密,宜在关窍处,忌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壮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1)不可有三连平或者三连仄。   
(2)壮句按照常规,尽量不要有虚词。
(3)在一篇赋文中一般用一至三次,不能连用,一段中最好少于或等于一次,若连用过多,则壮之有余而宽疏不足。因为赋是一种需要高声朗诵的文体,对朗诵气氛而言,需要句式上的配合才能尽得其妙。
(4)一般壮句前通常需要辅以引发、承接及过渡词语,如以上例句中的“观夫”“所以”“复若”等就是提引词。
(5)壮句一般不宜开篇或在段头使用,适于需要表现紧张壮阔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95

主题

3万

回帖

16万

积分

副站长

论坛副站长兼中华辞赋区总顾问、《诗海探骊》轮值版主和轮值版监

Rank: 8Rank: 8

积分
166399

荣誉管理员奖

QQ
发表于 2020-7-14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佳贴顶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3 09: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