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一缕阳光

“之”字的主要用法。

[复制链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4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字的主要用法。
    《说文》:“之,出也。”《尔雅·释诂》:“之,往也。”本义为动词。借为虚词,可作代词、连词和助词。
用作结构助词。  
1)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构成偏正式名词短语。相当于“的”。
例如:
⑴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⑵故凡葬必于高陵之上,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湿。
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用于分句的主谓之间。
例如:
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也可用于独立的单句的主谓之间。
例如:
⑴此天之戮民也。
⑵人之爱其子亦如余乎?
4)音节助词。用于补足音节,舒缓语气。
例如: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4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字的主要用法。
    《说文》:“之,出也。”《尔雅·释诂》:“之,往也。”本义为动词。借为虚词,可作代词、连词和助词。
用作结构助词。  
1)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构成偏正式名词短语。相当于“的”。
例如:
⑴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⑵故凡葬必于高陵之上,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湿。
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用于分句的主谓之间。
例如:
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也可用于独立的单句的主谓之间。
例如:
⑴此天之戮民也。
⑵人之爱其子亦如余乎?
4)音节助词。用于补足音节,舒缓语气。
例如: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8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辞赋理论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7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4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字的主要用法。
    《说文》:“之,出也。”《尔雅·释诂》:“之,往也。”本义为动词。借为虚词,可作代词、连词和助词。
用作结构助词。  
1)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构成偏正式名词短语。相当于“的”。
例如:
⑴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⑵故凡葬必于高陵之上,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湿。
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用于分句的主谓之间。
例如:
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也可用于独立的单句的主谓之间。
例如:
⑴此天之戮民也。
⑵人之爱其子亦如余乎?
4)音节助词。用于补足音节,舒缓语气。
例如: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3 10: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