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辛勤

炼字、炼句

[复制链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47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9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曲指字代直斥字
曲者,弯也,不直之谓。写诗不是喊口号,不宜奋力疾呼。曲指,就是比,以此比彼。《礼记》曲礼记载有:“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负薪之忧”,旧时称有病为负薪之忧,也用为自称有病的婉辞。按照当时的礼仪,如果直接对君王说有病,就有态度傲慢之嫌,所以要用谦称:“负薪之忧”。又如《战国策》:
左师公劝谏赵太后:“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山陵喻尊高也,崩喻死也”。臣子不敢明说:一旦您死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所以把太后比作高大的山陵;讳言死,所以说崩,这也是曲指之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47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9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远嫌字代犯忌字
犯忌讳的字、词不宜使用,用远离嫌疑的字、词。陈辅之在《诗话》中记载:张咏在做太守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偶发感慨,在纸上写出了两句诗:“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 他的下属溧阳县令萧楚才将“恨”字改成了“幸”字。虽只一字,但犯了忌字,后果会差之千里,当时天下一统、万世太平,如果偏偏要‘恨太平’,这将是什么样的罪过!张咏惊叹道:“萧弟,一字师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47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9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当理字代悖理字
具有普世价值的,大多数人认可的字、词宜用,有悖于常理的字、词不能用。王贞白的诗《御沟》写道:“一派御沟水,绿槐相荫清;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贯休指出其中有一个字不妥,御沟中成波,是不符合实际的,所以要将“波”改为“中”,这样一来,就合情合理了。又如张橘轩诗:“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
元遗山改“一树”为“几点”,就恰到好处了。因为既然是“一树”,已有定处,又问“何处”,这样于理是不通的。改为“几点”,与上句通作一句,意思就是水中飘来几点梅花,问春在何处?这样既于理不悖,又富有情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47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9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变换字代重出字
重出,就是同字相犯,文家通常时候是避忌一首诗里有相同字的,如果出现了相同的字,是要变换字面而避免重出的,诗家尤其是注重的。如杜甫的诗:“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碗出人间”。据《南史》记载:“甲帐珠帘,一朝冷落,茂陵玉碗,遂出人间”。汉代灭亡,陵墓被掘,其中武帝陪葬的宝物有玉鱼、玉碗,杜诗为了不重复出现“玉”字,所以改“玉碗”为“金碗”,因“玉鱼”之“玉”字不能改换,所以改“玉碗”为“金碗”。
用字贵精。一般情况下,一首诗中不宜使用重字,这样会感觉单调乏味,亦或词穷,不容易形成参差错落的美感。当然了,诗词中有刻意重复用字的情况,那是另当别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助理兼巴蜀辞赋学院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747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9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别义字代同义字

同字相犯称为犯重,同义相犯也称作犯重。同义犯重,又可分为字法(或称形式)犯重与字义犯重二种。字意之犯重,如耿湋《赠田家翁》诗句:“蚕屋朝寒闭,田家昼雨闲”

谢榛《四溟诗话》以为“朝、昼”二字合掌,应改“朝”为“春”,并倒装成“田家闲昼雨,蚕屋闭春寒”。“朝”、“昼”同意相犯,改“朝”为“春”,不但义类相隔不犯,也能点明村居景象。又如元代萨天锡诗:
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 虞道园以“闻、听”二字意重,引用唐人诗句“林下老僧来看雨”,改“闻”为“看”。“闻”字与“听”字,同义相犯,改“闻”为“看”,既不犯重,又有出处,且使音调更美。
又如康伯可《题慧力寺招风亭》诗句:“啼鸟一声春晚,落花满地人归”。王德升认为“啼鸟一声,落花满地”几乎犯重,不如各更一字,作“幽鸟、残花”则无可议者。王德升的意思是既说“一声”,那自是啼鸟,既说“满地”必定是落花,所以说几乎犯重。如果改为“幽鸟”、“残花”就平添了不少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7 06: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