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7|回复: 1

题松滋古八景

[复制链接]

4

主题

-1

回帖

25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7
发表于 2017-3-13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松滋古八景
月岭残阳
翠岭残阳共月斜,流云低挂趁桃花。
回眸草舍炊烟袅,尽惹渔郎早返家。
江亭晚钓
杨柳青青掩孤亭,笛声伴汝钓花翎。
古今多少经纶客,难及庙堂天下宁。
莱洲霁月
等界钟声唤玉轮,家家笑语簇江滨。
惊眠东去船中客,共看今宵双璧鳞。
灵济晓钟
寂寂招提何处寻?农人忙道越东林。
钟扬日旦门休启,恐入名华扰佛心。
剑峰丹鼎
传闻吕祖踏仙风,遗鼎明人供剑峰。
绿水青山颜色旧,可怜无处觅贤踪。
栖云龙窟
山寺苍龙久不吟,徒将云气卜晴阴。
奇峰突兀青天处,黯黯飞来世外音。
苦竹甘泉
禅庭苦竹四时荣,道是泉中玉管生。
慕客休将移别处,须知劲节不逢迎。
一柱蓬莱
不是蓬莱是道宫,人间巧艺夺天工。
云何一柱乾坤顶,芳草萋萋白水东。
【注释】
松滋古八景:八景是我国古代约定俗成的一种风物景观,也是人文文化的一种历史体现,后来名胜地多称其景物为八景。首次出现距今约900年左右。其文献《梦溪笔谈》在卷十七有记载:“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相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它既是一个城市或地区的著名景物集合,也是历史与人文的重要反映和象征,因此历代文人墨客多集中予以题咏描绘。而我最近在读的一本《松滋县志》里,正好就有其八景的记载,且图文并茂。它是在清康熙中叶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后,明文诏令全国州府县确定八景,以示太平之象时出现的。由当时县令陈麟召集士绅共同议定,分别是:月岭残阳、江亭晚钓、莱洲霁月、灵济晓钟、剑峰丹鼎、栖云龙窟、苦竹甘泉、一柱蓬莱。但因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缘故,景观多不复存在,遗留后世的也只有些许文字与传说罢了。
月岭残阳:位于今陈店镇下马峪,主要看点是在明月山上观看太阳落土那一瞬间,霞光映带,烘托出“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场景。有刘备入川之射垛岩、诸葛城、月岭寺等人文胜迹。
江亭晚钓:位于今涴市采穴,传是大禹所凿九穴之首。旁修有江亭寺,因杜甫曾经夜泊江亭,作诗《泊松滋江亭》有云:“今宵南极外,甘作老人星”之句,故后世也叫此寺为南极寺。其看点是半夜时分于江堤上眺望江中雾气升腾中的渔舟或是荻花。
莱洲霁月:位于今老城莱洲与百里洲之间的小岛,叫戥盘洲,俗称江心村。古时长江主流在百里洲南,莱洲也是小岛,至清末明初主流渐移至百里洲以北,旧道淤积,莱洲方与陆接。旁筑有等界寺,传南朝宋隐士刘虬隐于该寺注《法华经》,后也称法华寺。其看点是满月时在江岛分水处观赏洲左洲右各有一月,双璧鳞鳞的景象。
灵济晓钟:位于今涴市采穴南,筑有灵济寺,寺钟夜半不击自鸣。据《旧志》云:灵济寺处江畔。忽有钟浮水而至,寺僧舁之,悬寺东隅,每至夜半,不击自鸣。”《府志》云:“灵济寺在县东五十里,明建。”刘用宾诗云:“寺额原来灵济古,后人何事屡更名?”自注:“陆邑侯锡璞改为‘凝忠’,今又额以‘灵钟’,失旧传矣。”(灵钟寺在今采穴)。民国本《县志》有灵钟寺的照片,门额为“灵钟禅林”,现在此寺亦不复存在。可见的实物只有《凝忠寺重修记》石碑,现嵌于采穴江堤之哨棚左壁中,文字清晰可辨。
剑峰丹鼎:位于今南海镇剑峰,相传剑峰山曾为吕洞宾的炼丹修仙之所,吕洞宾得道成仙,云游它方之后,曾将炼丹的宝鼎遗留在剑峰山上,八百年后的明朝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的某一天,这炼丹的宝鼎忽然不同凡响,发出了二十一天不间断的钟鸣之声,被当地的居民寻声拾得,献给了当时的县令王继康。但丹鼎自此以后便下落不明,只有剑峰山却随着传说,被定格为松滋的一大景观。
栖云龙窟:位于今刘家场鄢家岗的栖云寺,为南宗禅师“起龙道场”。寺中有一黑龙池,池顶有升降的云气,以卜阴晴。传言唐明皇幸江陵时,于长江望见,呼为仙山。
苦竹甘泉:位于今街河市松滋市第二高级中学内,有一眼清泉,长流不绝,其水甘洌异常,谓之甘泉。泉畔几簇修竹,四时常绿不凋,其枝形如龙爪,故称龙爪竹,又名苦竹。此地景致幽美,风物俊逸,古人誉为松滋八景之一。 相传北宋绍圣年间,黄庭坚因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谪,从京城赴黔州贬所,途经松滋。行至街河市,见一草庵,遂往庵中投宿。庵中主持长老,法名通慧,见有远方来客,热情相迎,安顿食宿,周全备至。用罢晚膳,黄庭些带上香烛,来到前厅拜佛。三叩已毕,庭坚抬眼前望,但见香炉中倒插一支中楷狼毫,不觉蹊跷,趋前近看,顿然大惊。众人见状,尽皆愕然。少顷,庭坚转过身来,朝通慧拱手道:“敢问长老,此笔从何而来?”通慧道:“此乃贫僧浚井而得。”庭坚道:“此极似晚生所遗之管。”“如此说来,请大人细观。”通慧取下狼毫,递与庭坚。“果如其然,长老请看,此处所镌二字便是晚生敝号。”通慧接笔,果隐见管尾“山谷”二字迹痕。“大人此笔何处所遗?”“蜀中虾蟆赔。一日书罢濯笔,不慎坠入井中。不期今日在此寻得,真乃异事!”众闻此言,愈觉惊奇。通慧寻思:“蜀乡遗物,楚地复得,莫非吾井与蜀中泉脉相通?”遂命小僧从井中打来泉水。庭坚连品数口,果与虾蟆赔泉味相同。通慧捧笔上前:“既是大人之物,理当奉还。”庭坚道:“晚生情愿相赠,恳请笑讷!” 送走客人,通慧手持狼毫,踱至井边,凝视泉涌,暗自思忖:“区区三寸之管,小小文房之物,何以能辗转黄泉之下,流徒千里之遥,穿山过岭,自蜀入楚?”百思不解,心中茫然,信手将笔插入井畔湿润之地。不想这笔管着土即活,顷刻泛青,不过半个时辰,已长出几根芽来,几日后便笋干森然,枝繁叶茂。此竹节生五枝,独具一格,全不似楠、桂、金、水诸竹。尤可怪者,是其长于此地,终年欣欣向荣,移植他方,立时凋零枝败。乡人争相观看,因闻其种于迢迢千里之外,艰苦流徒至此,故称之“苦竹”。通慧为酬敬神灵功德,乃游方化缘,重修寺院,命名“苦竹寺”。
一柱蓬莱:位于今老城镇一柱观,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在镇,于罗公洲立观,宏大而惟一柱,故名。南朝梁刘孝绰《江津寄刘之遴》诗:“经过一柱观 ,出入三休台 。”(唐)余知古 《渚宫旧事·补遗》张说《一柱观》诗:“奈何任一柱,斯焉容众材?”。
流云:飘动的云。
花翎:以孔雀羽制成拖在帽后表示官品的帽饰,此处代指官职。
经纶客:借指有抱负和有才干的人。
庙堂:朝廷。指人君接受朝见、议论政事的殿堂。
招提:指寺庙。
日旦:寅时,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休:不。
名华:名声与荣华。唐,孟郊 《送超上人归天台》 诗:“遗身独得身,笑我牵名华。”
劲节:竹木枝干分杈处称节。以其质地坚实,故称劲节。谓坚贞的节操。
云何:如何。

2058

主题

23万

回帖

61万

积分

管理员

论坛副站长兼四海论诗区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11854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14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感受情怀,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5 11: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