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如观

《平水韵》完全可以实现用今声来朗读

[复制链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7-2-17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7-2-17 17:13
经过历史考验行之有效的东东,是不会被取消的,即使编辑新声韵书,如果是安排真正的专家去办理,是不会象已 ...

我是主张连韵部也不要变,就象麻将一样,有“孔雀东南飞”、“清一色”、“十三不靠”等各种嘴子,难易不同。

所以《平水韵》既要照顾到唐人用韵实际,又故意体现出宽窄韵不一,就是有意增加娱乐性。讲求虚实变换,实是诗韵杰作。我们慢慢会认识到它的价值。特别是我们编了《新韵》后一对比,发现还是《平水韵》最完美。

我们弃《平水韵》而用《新韵》,那是捡了芝麻丢西瓜,实是不明智啊。

点评

诗词界如果讲究传承,就只能是继续坚定不移地使用古声韵,为了照顾没有入声的区域和初学者,可以考虑用双轨制。如果用双轨制,古声韵书也可以重编,将原来漏收和后来新创的汉字编入,以利于创作。新声韵要有自己的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7 21: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7-2-17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2-18 06:01 编辑

律诗本来篇幅就短,要那么宽的韵干什么?我个人的诗作以步和为主,就是相当于一直用窄韵作诗,从来没觉的难过。象新十四韵那么宽的韵,太奢侈了,太没难度了,索然无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2-17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1

主题

1360

回帖

36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85
发表于 2017-2-17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1

主题

1360

回帖

36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85
发表于 2017-2-17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楼主| 发表于 2017-2-17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2-17 21:04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17 20:10
这是一个有建设性的解决办法。只须将这部分在古诗中今古发音不同的字编一【诗】音即可:
1,将发音古仄今 ...


按你说的,在《新华字典》里加一个附表来标注这些字就可以。这些多音字也可以不让学生专门去学,当然能开诗词课,或是讲几个课时最好。不会增加学生太多负担。

然后把《平水韵》的字库适当扩充一下,把新增的字归入相应的韵部,并用不同字体或是颜色标明。这样简单地以处理,《平水韵》就可以继续使用了,可操作性强。他们何必非要编什么新韵呢?

新十四韵的韵部太宽了,一首普通的律总共就四、五个韵脚,居然可以从几百个、上千个字中去挑选,那还怎么体现出诗人的本事来?太滑稽了。

本来现在律诗就很泛滥,要是真按照新十四韵这种宽韵去写,那还不更是泛滥成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1

主题

1360

回帖

36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85
发表于 2017-2-17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7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2-17 19:07
我是主张连韵部也不要变,就象麻将一样,有“孔雀东南飞”、“清一色”、“十三不靠”等各种嘴子,难易不 ...

诗词界如果讲究传承,就只能是继续坚定不移地使用古声韵,为了照顾没有入声的区域和初学者,可以考虑用双轨制。如果用双轨制,古声韵书也可以重编,将原来漏收和后来新创的汉字编入,以利于创作。新声韵要有自己的韵书,其实用民国时期编辑六十年代上海古籍出版社重版的《诗韵新编》就行了,如果硬要编不同于《诗韵新编》的韵书,那就是请既属音韵学家又是普通话专家的人来讨论编辑,不能由不懂普通话的外行来弄,尤其不能弄成东北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7-2-17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新编撰新诗词用韵,虽然可以罗织一大堆道理,但没法掩盖迎合西方文化,否定民族文化之目的。以前新韵只是中华诗词学会这一专业学术机构修订,顶多属半官方性质,现在由国家语委组织编撰,它体现的是官方意志,带有强制性,一经颁布就得遵守。可以断言:新韵一俟颁布,中国古典诗词就成为文化遗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7-2-17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金建 于 2017-2-17 22:40 编辑

应该承认西方文化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比如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一就是家庭本位主义,体现在财产上是”同居共产“,而西方则是信守个人本位主义,在财产上,父子兄弟之间各有各自的财产不说,夫妇之间也是各有各自的财产,而现在中国的婚姻法,也分为婚前财产与婚后财产。在文学上除了中国古典诗词西方尚没法否定外,其它的几乎已全被否定,于是倾向西方的人就别出心裁,否定不了就割断它,新韵也就应运而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26 03: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