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0-17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医药卫生事业方面的综合倡议
“卫生工作是关系全国人民的生、老、病、死的大事,各级党组织应把它管好”。本人长期从事临床医学50余年,往事历历,前后对比,好事多磨、反复推敲,时过境迁。回忆80年代,曾一度将“事业单位”作“企业”来办,医院自负盈亏,自主创收营利,从此被大势所趋,逐渐形成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陋习,遭到群众不满的舆论,其积弊根深蒂固难以消除。权衡利弊,莫衷一是!“医疗与民生”息息相关,应当引起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根据目前医疗现状,笔者有必要提出以下“倡议”能否纳谏?翘首以盼!
一、中国医师协会(下称“医协”),是统率全体医务工作者的中心,是执业者归宿的园地,是《华夏医魂》的首创者,是为健康筹谋的决策者,是改革中的先锋,是学术上的导师;在前进道路上作指路明灯,在征服困难面前作中流砥柱,在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中作精英,在为人民服务的年代里作干将,既是指导理论学习的先生,又是临床点拨的坚强后盾,其奉献之大,卓尔不群,因之称他为顶头上司,未为过誉。有鉴如此,“医协”应根据《医师法》定期传达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对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法令到位,将晋升晋级学术交流等分类存档,只期整理,集编成册。各级各类医务人员以及下面各级医疗机构应与“医协”保持一致,及时反映有关情况,协助政府做好医药与疾病的防治工作。
二、“医协”要行使职权,主动及时正确处理“医患纠纷”,如遇病情恶化经过医师通力合作,精心抢救而无法挽回生命者,其家属不应责怪医师,更不能错怪医院,要换位思考,体谅为医之难,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由于各种原因目前社会上对医师、医院怀有敌视态度,殴打、辱骂医师,打砸医院门窗,封锁医院大门,甚至在医院设“灵堂”,要医院高价赔偿损失。高拉横幅,“讨还生命”蓄意攻击者大有人在,严重地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公立医院属“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是由政府全面投资建设,为民治病的特殊行业,由政府直管。任何诽谤和毁坏医院设施的行为都严重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为此,“医协”应会同公安部门及时援助,果断制止聚众闹事者,并依法从严查处,维护医师的合法权益与人身安全。
三、国民教育、国民卫生,宛于一对孪生兄弟。是同在一个母亲的怀抱里哺乳、培养成长成才,两者是相辅相成,事关国计民生大业,政府应一视同仁!比如在校高中毕业生、高考落榜,家长从不找老师问责,封锁学校的大门;教师教书育人,医师治病救人,而且在抗震救灾时刻医务人员为国捐躯,在抗击“非典”紧急关头以身许国,他们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此事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然而两者在政策上、政治地位上、可谓大相径庭!对此“医协”应专题向上汇报,同时要求“医协”全面调查各类医务人员因抢救病人无效而被欧打、侮辱者有多少?被侮辱受惊后而改行另谋职业者有多少?遇严重病人因怕担风险而不敢抢救者有多少?为此导致不该死亡而在转院途中造成死亡的有多少?“医协”应向国家卫生部如实上报此类恶性循环不良事件,恳求上级领导高瞻远瞩采取措施,多谋以求善断。
四、医保、农合等是党和国家对民生工作的高度重视,每年投以巨资;而且报销比例逐年提高。由于医院、医师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国家投入再大,而不少医院仍然巧立名目,滥、乱收费,民怨不绝于耳!在管理上,公立医院应由同级卫生行政部门主管,这样才能让人民得到实惠,解除百姓后顾之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与同级各类医院领导尽管级别并列、但在其职权上是领导与被领导,上级与下级隶属关系,两者不能相提并论,而医院不能各自为政,如私招乱雇,人员超编等。有的对上级的指示充耳不闻,如发现自由随便越轨,“医协”应及时协助政府,针对错误事实,严惩不贷。同时应强调医保、农合应由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统一按照政府规定的有关政策执行。设立“医保局”等于是机构重叠、人浮于事,浪费了国家财力、人力。“医协”应协助政府当好参谋,医保局应收编入卫生局,卫生局不管医保管什么?又如,医保费用分配“大锅饭”也相当严重,例如人员应分在职与不在职,工龄应分长短,年龄应分老小,疾病应分轻重,对于老年人多病,重病者,应提高经费补偿的比例。又如医保卡不在医院使用而去药店买香皂、卫生巾等之类的日用品,医保卡成了日常生活卡,国家浪费之大,数据惊人!医保局仍然是行若无事,宛如过眼云烟。 “医协”应将医保为己任,应主动协助政府,采取措施,堵塞漏洞,同时应审时度势,全面策划,实行科学管理。
五、“医协”应及时向政府反映情况,因医院、医师过分追求收入只图经济效益,造成医患之间矛盾,“看病难”、“看病贵”、的“老大难”等问题老是解决不了,老百姓对此一筹莫展,究其根源是政府对医院拨款不到位,差额补助不现实,医师每月工资不到位,医院连年亏损,加之医院本身“先天不足”,管理者进退两难,面对现实再不能含糊其辞,否则,每况愈下,贻害无穷!鉴于医院入不敷出,无奈只有提高收费标准:如病人入院每次要向医院缴纳500元的门坎费,门坎过高病人无力跨越,否则拒之门外。这与“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相距甚远。又如检查肝功能一次高达百元,阑尾切除费用3000元以上,剖腹产费用在3000元以上,CT检查费一次250元以上,磁共振检查一次600元以上,住院床日费30-50元,普通住院病人一天治疗费竟达500元以上,中风住院病人费用一次3—5万元左右,因病致贫者,屡见不鲜,患者对医院望而却步,斯害也已!
六、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博大精深,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黎民百姓的健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目前中医资源匮乏,尤其是中医中药人才资源青黄不接,后继乏人。高等教育每年报考中医的人数不多,而且社会上还有少数精通中医且取得国家执业医师证或助理医师执业证者仍在待业路上徘徊,这是对中医资源的有形与无形的一大浪费!“医协”应及时调查摸底如审查合格,应聘用到市、县(区)、乡镇级医院工作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势在必行,“医协”应请示政府给“编制”,指标到位。还应继续贯彻推行“师带徒制”,传承中医学术。
七、医药分家如鱼失水,自古以来医药一家,李时珍是医圣著有《本草纲目》。药物是为病人治病的独特产品,是具有执业或助理执业医师才能处方的,医师的专业是攻克病理、研究药物、治疗等方面专业性强,责任大,风险多的职业,医师离开药物凭什么治病?如战士离开武器怎能消灭敌人?不能借“以药养医”,误将“看病贵”责究于药物,这是掩耳盗铃。例如目前国家将药物控制、药价固定,医者无机可乘,群疑涣然冰释!其中关键的是要求政府加大投入全额拨款,预期达到釜底抽薪的目的。
八、公立医院姓公,理当体现和彰显为民防治疾病、保健康、谋福祉的本色,这是医改之要害,重点抓住这个主题。“医协”应协助政府对各级医院乱收费,开大处方,巧立名目,加大病人的经济负担,给医师定指标、订任务、加大压力必须一律禁止。比如明知是个感冒患者,却要以各种借口作全面检查,最后还是“感冒”,其结果导致病人逆反心理,导致不良医患的关系,他们怒目切齿,仇视医师,认为医师的良心变成狼心,这样不利于医师的职业道德,有损于医患之间的鱼水关系,笔者曾发现患者及其家属砸坏“视病人如亲人”“急患者之所急”、、、、、等牌匾之事,医患纷争大闹之事时有发生。
九、“医协”应协助政府对药品生产、制作原料、销售渠道进行监管与监测,如“酱油灌胶囊”当药销售,此类事件祸国殃民,对此不判“极刑”难平民愤!导致医师治病无效,延误病情最后造成恶果不堪设想!药物是关系医师为民治病的“救命”大事,事关医患之间的切身利益,只有医师体会最深,“医协”要身临其境,全面掌握、加强监督、如发现伪劣应及时严格查处。
十、“医协”应贯彻国家“城乡一体化”政策,加大力度对基层农村乡镇医院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与医改方面的工作、大医院的中、高级职称的各类医技人员定期到基层工作3-5年后可回原单位工作,坚持轮流,形成制度,以遂民愿。对离、退休人员有的单位当为“包袱”,工资不能全额到位(老人老办法),在职的绩效与退休的生活补贴前有后无,不能同等对待。为核准人数强调老人在表上按手印,从不为老人做健康检查的安排,这批弱势群体随着“大限”的降临,人员逐年减少,“医协”应协助有关单位做好这一工作。如此同时“医协”应协助政府对地方民营医院、各类诊所、医务室要进行统一管理,复核登记等,对离、退休的医技人员,其个体开业者,要进行审查登记,要向医协上交管理费,并按其纯收入部分定比例上交,如拒不交者从退休工资中扣除。对于从事医疗保健类、足疗、理疗、康复按摩、出售保健品的经营者,均属“医协”管理,逐户登记,避免医疗市场混乱,放任自流。“医协”正常管理应一以贯之。对于假冒中医、游医等,“医协”应根据《医师法》对其不服从监管且非法谋取私利,游遍江湖者,直接没收其全部收入,直至取缔或绳之以法。
此次应邀赴京荣幸参加“华夏名医论坛”会议,深感国家对医师的重视与关怀,重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感悟,灵感油然而生,在倡议中尚有唐突之处,难免贻笑大方!
我衷心期待此篇“倡议”能得到中国“医协”的理解、支持与特别关注。我作为一名《华夏医魂》编委会特邀编委,其执业与中国医协有着同呼吸、共患难,休戚相关之上下级唇齿关系,形同命脉。对现行医院体制,医改章程、方案措施提出若干刍议以尽一点绵薄之力 。敬祈上级领导、专家、教授、报刊记者、社会名流、各位同仁不吝赐教,是幸!
笔者:梁儒兴 于鄂州盛世君安医药公司
二○一二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