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10-19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2、《子虚》原文:
“诗词格律”这个名称是谁发明的,我没查清。但可以肯定,清末还没这个名词。有诗为证:
评:
己丑牛认为“王力说的格律”子虚乌有的论据之一是:直到清末还没有“诗词格律”这个名词。
北山钓者评:孙先生大概是个小学语文老师,他错以为《子虚》一文是篇论文,认为论文的每一条论据都是直接为论点服务的,事实上己丑牛此文是一篇漫谈形式的文章,他并没有提出什么论点,这一点连孙先生也承认,孙先生上面点评不是说过吗,他说“此文最初发表在《国学论坛》。对于本文标题的含义以及全文的主旨,全文从头至尾,根本没有确切的解释和交待”。由于不理解题目的深层含义,孙先生又不愿意静下心来读文章,于是靠道听途说,为己丑牛拟了一个论点:“己丑牛认为“王力说的格律”子虚乌有”,姑且认为这个论点拟的是对的,但是己丑牛这一段并不是直接论证题目的,己丑牛在国学是这么解释自己这篇文章的:“我主帖的第一部分就是讨论格律概念的,只不过几个小混混故意找茬,我不愿答理而已。
我主帖的第二部分就是用事例证明王力格律之伪的”。既然《子虚》第一部分是讨论格律概念的,孙先生就评论这个格律概念讨论的对与否就可以了,孙先生却直接把这段和题目联系起来批,而题目又是他误解了的题目(他和一般人一样误解为己丑牛的题目子虚乌有的格律是说古代近体诗不存在诗律,好比解放前把共产党说成共产共妻一样),这样能不得出己丑牛“逻辑思维紊乱”的错误结论来吗?孙先生动辄引用汉典,开口逻辑学,闭口科学常识,而自己却连这么一篇文章都不会读,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第一,己丑牛先生的语法知识太差火。“诗词格律”根本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名词性词组”,。王力《诗词格律》一书就说得清清楚楚:“我们讲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可见“诗词格律”是“诗词的格律”的缩写。
“诗词格律”意思是“诗词所遵循的格律”。这里的定语“诗词”是一个泛称;从王力的格律著作可知,它包括了近体诗、古体诗、宋词、元曲和新诗。
因此,王力的“诗词格律”泛指“近体诗、古体诗、宋词、元曲和新诗”所遵循的“格律”。
第二,没有某个“词语”就等于没有这个词语所表示的事物,是缺乏起码的科学常识的表现。
古代没有“语法”这个词,难道古人说话写文章不存在语法不成?
古代没有“人体的基因”这个词组,难道古人身体里就没有基因了不成?
清末以前没有“诗词格律”这个词组,难道清末以前的近体诗、古体诗、宋词和元曲都没有“格律”不成?
由此可知,作者的基本常识是多么的欠缺,逻辑思维是多么的紊乱。
北山钓者评:由于孙先生错误了理解了己丑牛这段话的宗旨,引出这段“正确”的颇为夺人眼球的的评论,其效果好比将发往华盛顿的导弹全部打入太平洋,孙先生这一点颇为类似其老乡毛润之,林彪日记就说,“他(指毛)先给你捏造个你的论点,然后再加以批判,以后要小心他这一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