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呼吁】给平水韵个台阶下,给平水韵顽固派个台阶下!

[复制链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10-12 16:06
可见没有上水平新韵新作,光这么一味呼吁,效果适得其反,楼主先生实际是害新韵。 ...

即便普天之下没有一个新韵诗者,也没有一首像样的新韵作品,值此之际也要这样呼吁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像样的白话文作品又有几何呢?倒是那个林纾,还曾有过白话诗作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10-12 15:28
呵呵,都知道韵律以声,那些用平水派并不是真正研究韵律,而是玩字面的符号,即使这个符号背后已经没有确音 ...

在我看来,时下不少(不是全部)胡诌八咧的所谓平水韵近体诗纯属文字游戏,亦即君之所谓字面符号游戏。从其无情无味、薄情寡味而言,此等文字游戏与扑克、麻将之类其实没什么本质区别,唯一不同的便是可以附庸风雅、沽名钓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如果时人的平水韵作品不属简单说事论理甚或胡诌八咧之作,而确属缘情得味、凝练出新之作,同样可以大大方方地称诗,而且可以称好诗,只是一般不能称为好的近体诗或曰好的格律诗而已,因为基于曼妙中古读书音的平水韵毕竟无人读得出、听得懂了,格律诗在声律方面有别于其它诗体的独到的音乐美毕竟无从体现和领略了。对此应辩证地来看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进而言之,尽管时下中国大陆的所有平水韵作品均非好的近体诗或格律诗,但其中部分作品毕竟有诗,然则其作者照样是诗者、是诗人。由于不懂基本韵理,缺少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大家显然是谈不上了,可一般诗人的名分该给还是要给的。不是你给,也不是我给,更不是时下所谓圈内人给,而是后人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相应地,并非采用了所谓新声韵,便可堂而皇之地称诗了。余观新韵作品大多缘情,然真正得味者其实并不多,真正出新者就更少了,有些作品的文字功夫也明显欠火候。我们说,由旧韵到新韵只能解决现代格律诗从无声到有声,亦即切实体现格律诗音乐美的问题,并不能包医百病。从这个意义上说,切实夯实以古代汉语为核心的广义古典基础,切实提高综合素养和学养,成为摆在新韵诗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真诚希望这一点能够引起新韵同仁必要的重视。

点评

确实如此,解决了第一步还有第二步,任重道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2 20: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879

回帖

48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86
发表于 2016-10-12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6-10-12 19:59
第七,相应地,并非采用了所谓新声韵,便可堂而皇之地称诗了。余观新韵作品大多缘情,然真正得味者其实并不 ...

确实如此,解决了第一步还有第二步,任重道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839

回帖

45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530
发表于 2016-10-12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12 15:51
吃不上葡萄说葡萄酸,上不了台面,倒说给别人一个台面,新韵之激烈分子不甘寂寞应予理解。新旧韵之争,毫无 ...

雨梦先生所说极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12 15:51
吃不上葡萄说葡萄酸,上不了台面,倒说给别人一个台面,新韵之激烈分子不甘寂寞应予理解。新旧韵之争,毫无 ...

呵呵,何谓无效之争呀?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潭州雨梦先生应该是理屈词穷、无言以对了吧,否则怎会建议统统删除呢?这又何必呢?
语音乃诗韵载体,平水失声尽人皆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等提倡追寻唐宋诗词优良传统,还格律诗以音乐美,怎能说毫无意义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2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劣质产品才鼓吹得凶。也只有不合时宜的新韵因无人理睬才到处骂街。从此不再理睬,任你唾沫横飞,声嘶力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二〇一九五四 于 2016-10-12 21:43 编辑

第八,总体而言——非指个体,目前活跃于网络诗词园地的诗者中,旧韵诗者的文化程度疑似略高一些,文字功夫也相对略好一些,他们写出的东西更像诗,惜乎多属文字游戏,情味索然,真正出新者甚寡。反观新韵作品,则大多源于真情实感,更接地气,也更清新自然,惜乎文字功夫大多不够老到,表现手法时常失于单调,因而难免失于味道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说,时下的新声旧韵诗者及其作品可谓各有千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29 04: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