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小三羊

从元兢《诗髓脑》,到王昌龄《诗格》,论大唐近体诗声律

[复制链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62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24 08:06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3 18:10
两头管上去入相近(相近:三个仄声相近。头管:出句,两头管:相邻两联的两个出句的仄脚,上去入不同声,即四声递用),是诗律也。”
-----紧接着引述的诗例证明了这一论述,但四声递用遵守的并不严格:

这是范式、范例,他与遵守不遵守何干!
干本就是不讲究【鹤膝】!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猿声几处催。
/泪,入/入

点评

近体不仅不讲鹤膝,八病均不讲。你还讲蜂腰(二五)作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09: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9-24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62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4 09:07
近体不仅不讲鹤膝,八病均不讲。你还讲蜂腰(二五)作甚???

不讲鹤膝,就不允许讲究蜂腰吗?
讲究蜂腰,就必须要讲究鹤膝吗?

近体诗不讲究八病,能不讲究八病之一的上尾吗?

无理反缠的叶尚书!

点评

叶尚书,闭气了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5 00: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62
 楼主| 发表于 2016-9-25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25 00:58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4 09:47
不讲鹤膝,就不允许讲究蜂腰吗?
讲究蜂腰,就必须要讲究鹤膝吗?

叶尚书,闭气了吧?
昨日批张三,明天驳李四。
主贴发檄文,缘由错别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62
 楼主| 发表于 2016-9-25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25 08:30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3 18:10
王昌龄《诗格》已基本确定了律诗声律
……
两头管上去入相近(相近:三个仄声相近。头管:出句,两头管:相邻两联的两个出句的仄脚,上去入不同声,即四声递用),是诗律也。”
-----紧接着引述的诗例证明了这一论述,但四声递用遵守的并不严格:
五言平头(平起)正律(律诗)势尖头(首句仄声收尾,不入韵)
  皇甫冉诗曰:(五言)
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
地控吴襟带,有光汉缙绅。
泛舟应度腊,入境便行春。
何处歌来暮,长江建邺人。

你针断,竟然能够从诗家夫子王昌龄的字里行间,鼓捣出【诗例】与【理论】的自相矛盾来,也是奇迹!
  皇甫冉诗曰:(五言)
中司龙节,上客虎符新。
地控吴襟,有光汉缙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62
 楼主| 发表于 2016-9-25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25 08:35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3 18:10
王昌龄《诗格》已基本确定了律诗声律《文镜秘府论》“调声”记载了王昌龄《诗格》关于诗律的论述,翻译如 ...
王昌龄《诗格》已基本确定了律诗声律】,律句标准是【四声二五法】,决然不是【平仄二四法】!


点评

【四声二五法】似应是三羊的“二五0法”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5 08: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9-25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62
 楼主| 发表于 2016-9-25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23 18:10
王昌龄《诗格》已基本确定了律诗声律《文镜秘府论》“调声”记载了王昌龄《诗格》关于诗律的论述,翻译如 ...
…………
两头管上去入相近(相近:三个仄声相近。头管:出句,两头管:相邻两联的两个出句的仄脚,上去入不同声,即四声递用
如此糟践古贤,最不应该!
你不会读,不要紧,你去问问你师娘也可成型!你去问问你的百度娘娘成型!

点评

你怎么还不回日本?  发表于 2016-9-25 08: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62
 楼主| 发表于 2016-9-25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你怎么还不回日本?  发表于 19 分钟前
你奶奶和你娘,意见不统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24 16: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